哪本你读过很多遍的小说值得推荐?(《异乡记》读书笔记_小说读书笔记2000字 - 读书笔记)

文章目录:

  1. 哪本你读过很多遍的小说值得推荐?
  2. 《异乡记》读书笔记_小说读书笔记2000字 - 读书笔记

一、哪本你读过很多遍的小说值得推荐?

推荐一本张爱玲的《异乡记》。

哪本你读过很多遍的小说值得推荐?

这本书是张爱玲的遗稿,写的是一九四六年张从上海到温州去看胡兰成途中的札记。这一路,从上海到内陆,张爱玲一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为了胡兰成。

哪本你读过很多遍的小说值得推荐?

胡兰成不知道张爱玲会来,张爱玲是否知道她来了也是白来?我猜她隐隐地知道的,但不亲自来一趟,究竟不行。这本短短的札记,是残稿,只三万多字,还没写到见到胡兰成的那一刻就戛然而止。若真想知道那一番相见到底如何,可以去看《小团圆》。

这段札记写得很密,大概是新鲜经验,从前没有遇过,从火车上的诸多乘客,到乡下的景致人家,张爱玲没有丝毫放松,一点一滴全部记在纸上。

描写虽细,却并不繁琐,这就是功力,一方面是文字和视角贴得紧,没有缝隙;另一方面是文字本身有节奏感,读起来不会累。

当然,张爱玲冷峻逼人的观察力,更加让一切变得不凡起来。说不凡,其实是很平凡的,就是一趟往乡下去的旅途而已,但才能就在这里,一样的经验,不同的眼睛,看见的,感受到的自然不同。

刚出门去汽车站,她写:“出差汽车开到车站,天还只有一点蒙蒙亮,像个钢盔。这世界便如一个疲倦的小兵似的,在钢盔底下盹着了,又冷又不舒服。”

火车上,她写:“中国人的旅行永远属于野餐性质,一路吃过去,到一站有一站的特产,兰花豆腐干,将麻雀、粽子。”我小时候坐火车,也是这样,现在有了高铁,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最令我惊喜的是这一段写杀猪,写到末尾:“几只鸡先是咯咯叫着跑开了,后来又回来了,脖子一探一探的,提心吊胆四处踏逻。但是鸡这样东西,本来就活得提心吊胆的。”

一般人可以写鸡的“四处踏逻”,但后面这一句“本来就活得提心吊胆”,却让人不得不佩服、惊叹。谁也想不到一个朴素的句子会落到这个地方。这句话,让整个段落的意涵跌宕起来,饶有余味。这余味,便是我们所说文笔中,最难以把握的东西了。

哪本你读过很多遍的小说值得推荐?

张爱玲的文字耀眼,不仅在于文字,更在于文字背后的那一颗心。那颗心是真实敏锐的,文字自然也会显出相应的色泽;如若那颗心干枯绸涩,文字自然也不会有光彩。

二、《异乡记》读书笔记_小说读书笔记2000字 - 读书笔记

  从报上得知张爱玲藏而不发的旧作《异乡记》已出版,到书店寻觅许久,得之,甚是惜读—— 依然的内敛沉稳又不失淡淡的幽默;

  依然张爱玲专属的思辨和隐忍;

  依然只有张爱玲才会有的情短怨长、清风恬淡……

  只是,看惯了张大才女溢满小资情调的小说,这回看罢《异乡记》,不禁惊喜:

  呵,原来张爱玲写散文,写乡村见闻,写日常生活,文风依然那么精致而纯粹!

  不得不佩服张爱玲,只是一篇未完成的未定稿,其中虽因此而落下不少瑕疵,但瑕不掩瑜,张氏的才华依然跃然纸上,展露无遗,如前所述。

  只是让人抱恨凄然的是,正读得沉酣,突然中断。括弧中"原稿至此中断"几字更是让人看得深思凄迷。这是张氏的遗憾,确也是那些对其文字惜珍如金之人之大不幸。

  不幸只于此。然反观前文,庆幸其美而精的文字总算没让爱惜她的人失望,憾恨不能尽享全篇的心情也便得到了缓解。

  开篇写动身的前一天到钱庄里去卖金子。所见之景:小房间、小伙计、台灯,物物素质淡雅,俨然一张发黄的旧上海老旧照片。

  其中描绘钱庄里柜台后两个小伙计的情状后,说:"灯光里的小动物,生活在一种人造的夜里;在巨额的金钱里沉浸着,浸得透里透,而捞不到一点好处,使我想起一种蜜饯乳鼠,封在蜜里的,小眼睛闭成一线,笑眯眯的很快乐的脸相。"

  不禁心底浅笑。再联想起《半生缘》里顾曼桢初见祝鸿才时对他的评价:"笑起来像猫,不笑起来又像老鼠",仔细琢磨,愈发笑得心窝蜜里透油。

  想来张爱玲这样开篇即博人一笑的文章真是少见,不负才女之名。

  后来还写有一只小羊把饭馆主人家的一篮子青菜吃得精光,俨然一幅儿童出手的水彩。末了说:

  "我恨不得告诉饭店里的伙计:'一蓝子菜都要经那个羊吃光了!'同时又恨不得催那羊快点吃,等会有人来了。"

  乡土味甚浓的冷幽默,着实让人笑得不知所起。

  还有写乡下人杀猪:

  "一个雪白滚壮的猪扑翻在桶边上,这时候真有点像个人,但是最可怕的是后来,完全失去了毛的猪脸,整个的露出来,竟是笑嘻嘻的,一小眼睛眯成一线,极度愉快似的。"

  "……有只小黄狗尽管在猪腿底下钻来钻去,只是含着笑,眼睛亮晶晶的。屠夫腿上包着麻袋作为鞋袜,与淡黄的狗一个颜色。"

  "猪头割下来,嘴里给它衔着自己的小尾巴……如同小儿得饼,非常满足似的。"

  我想,连张爱玲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这般自然地表露,就是常人难得一见的冷幽默吧。也只有张爱玲,有这么淡然的心境,这么淡然的笔触,对这么淡然的生活,写得出这么趣味横生的文字。这是在其正式发表的作品里极为鲜见的。

  让人惊喜的还有其中不时透露出来的思辨和隐忍。

  她写途中遇见的社戏。末了说:"大约自古以来这中国也就这样的荒凉,总有几个花团锦簇的人物在那里往来驰骋,总有一班人围上个圈子看着——也总是这样的茫然,这样的穷苦。"

  写汽车在途中抛锚,许多小孩围上来在车身上照镜子做鬼脸。心想:"在美国新闻记者拍的照片里也有这样的圆脸细眼小孩——是我们的同胞。现在给我亲眼看见了,不由得使我感觉到:真的是我们的同胞么?"心里满是乱世流离中看罢欢快画面之后满满的凄凉。

  写在茶馆里看到三个流亡学生吃完面玩起牌来的面目可憎:"学生们一旦革除了少爷习气,在流泪中吃点苦,就会变成像这样?是一个动乱时期的产物吧,这样的青年,他们将来的出路是在中国的地面上么?简直叫人担忧。"

  张爱玲的思辨和隐忍,大抵如此吧。只提出所见之具象,她自有其思考藏于语中,与你似乎关乎不着,但你却不得不深刻反思,是非利害自有你评说去。这样的本领,我想即使是专长杂文的作家,也望尘莫及。

  然而张爱玲毕竟还是张爱玲,专属于她的情短怨长、凄凄惨惨戚戚照旧还是无法遗漏。

  看她把嘴合在枕头上说:"拉尼,你就在不远么?我是不是离你近了些呢,拉尼?"是暗夜里难以自持的凄惶和茫然无依。

  看她把闵先生的招呼撇在耳外,佯装睡着默不作声,只沿着枕头滴下眼泪来。让人疼惜得只恨不能为她拭去泪水,只恨命运的疏离和情感的颠沛流离。

  看她旁观到闵太太哄怀中哭闹的小孩,感叹这是最美的母爱童话。明白那是她源于母爱的天性和感情流亡的交错下,隐隐的自怜和伤感。

  原来,对于爱情,女性永远是最脆弱的,如刚断乳的婴孩贪恋母体的温度。一向坚定清醒如张爱玲者,面对爱情,依然如天下女性一般,执着地奔跑在逐爱的道路上,纵使舟车劳顿,心力交瘁。

  所不同的是,张爱玲有作为作家的心细如发、敏感多思的天性,没有一路泪眼婆娑,怨怼到底。全程中都是对缺失的乡村生活经验保有的兴致勃勃的新鲜和奇异,这成为日后创作小说的素材。

  只是不明白,作为一部记游体散文,张爱玲为什么要以"沈太太"自称,以"闵先生"、"闵太太"称随行同伴,俨然创作一部小说?为什么所去之目的地要以"x城"示人不愿直言明说?为什么所寻之人以"拉尼"称之?

  《异乡记》作于四十年代张爱玲为情所困时期,熟悉其感情经历的人,不难推测出答案。只是替张爱玲暗恨,爱上那样一个人,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连写一篇文章都不能昭然于光天之下,以至难以为继,篇中断稿?

  然而她也知道那是"非写不可"的,否则她也不会始终收藏着,没舍得把稿子扔掉。

  而对那些珍视她的人,《异乡记》,是非读不可的。其中缘由,你懂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爱玲异乡记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爱玲异乡记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作家、水手、士兵、间谍.mobi 尼古拉斯·雷诺兹 传记作品
下一篇:辛丰年音乐笔记的目录(《何谓懂音乐》读书笔记)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