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八段锦》是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选集 。八段 。题“醒世居士编集 ,樵叟参订” ,其真实姓名不详 。成书于清初 。
书分八段(回) ,即八个故事 。每个故事有题旨 ,也有回目 。题旨依次是:“惩贪色”“戒惧内”“赌妻子”“对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 。每段开首都采取“诗曰” 、“话说”以及“入话”等形式 。“入话”为古事 ,且有的人话还不仅是一件事 。具有结构完整 ,故事性强 ,篇末垂教的话本特点 。
内容介绍:
全书写世情 。内容上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 、戒色欲 。第一段 、第二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八段 ,属此类 。第一段回目是:“好才郎贪色破钞 ,犯色戒鬼磨悔心 。”叙宋临安府新桥市富户云锦子云发 ,因将铺子里面房屋租与私娼张赛金一家居住 ,于是与赛金勾搭成奸 ,后虽搬出 ,但云发旧情未断 ,甚至病后纵欲 ,几致丧命 。昏迷中梦经桑叶寺水月主持规劝后得超生 ,谈起旧事 ,追悔莫及 ,道:“人生在世 ,切莫贪色 ,我几乎把条性命平白害了 。”
第二段回目是:“大好汉惊心惧内 ,小娇娘纵情丧身 。”作者从丈夫因惧内不敢管束妻子的角度 ,对妇女的淫乱 ,提出了劝戒 。南直隶本府城内莫有巷羊学德 ,其妻华氏 ,二十多岁 ,“臣手里宋得 ,口里道得 ,他便一心畏服 ,因而怕他 。”其友高子兴与华氏在湖上灯船成奸 ,被羊学德发现 。其妻靠平时之威 ,“便装起势来 ,假要投河” ,“羊老此时羞极怒极 ,一推便落水了 。”后羊买通官府 ,诬高为“江洋大盗” ,死在狱中 。作者云:“人喜惧内 ,吾因集此段以为戒 。”
第四段回目是:“何瞎子听淫捉汉 ,火里焰远奔完情 。”是说湖州府清白镇的卖卜人何瞎子 ,娶羞月为妻 。隔壁乌云 ,外号“火里焰” ,热心为邻舍作事 ,遂与羞月相好 。何瞎子发觉妻子养汉 ,遂将羞月退回娘家 ,被乌云讨出 ,成就了夫妻 。小说认为婚姻双方应该相当 ,而何瞎子与羞月是不般配的:“古来说得好 ,破粪箕对着支苕帚 ,再无话说;况何瞎子是个瞽目之人 ,只该也寻个残疾的做对 。对这如花似玉的妻子 ,怎不做出事来 ,如何管得到底?”
第五段回目是:“浪婆娘送老强出头 ,知勇退复旧得团圆 。”赞鲁生能“急流勇退” ,为“客边宿娼娶妾者戒” 。徽州府鲁生成亲一载 ,其妻即有身孕 。此时鲁生即与表弟蒋尚义作伴 ,到北京作药材生理 。其间鲁生螵妓桂哥 ,花了一百余两银子 ,仍“讨不得一个欢心”;又央人作媒 ,娶了邬大姐 。于是鲁生堕迷色欲 ,纵欲无度 ,身体“渐渐消乏起来” ,身绝财窄 ,本钱只剩下百十两 。当他得知邬大姐欲用色情陷害他致死时 ,终于醒悟 ,离京往湖广作千鱼生理 ,又作了十几年 ,赚得几千金 。鲁生与蒋尚义二人在苏州阊门 ,与也作干鱼生意的父亲陈简 、十八岁的儿子相逢 ,全家团圆 。
第八段回目是:“多情子渐得美境 ,咬人虎散却佳人 。”沛县善里黄家兄弟三人 ,各娶有妻室 ,不幸三兄弟相继而亡 ,留下寡母及大熄索氏 、二媳余氏 、三媳丁氏 。索氏有子 ,年方四岁 。三熄俱誓不嫁 。然后与俊俏后生华春先后勾引成奸 ,常常四人合寝 。三媳均被婆婆打发回家 ,令其改嫁 。三妇与华春俱因恶淫而遭天报 。
以上五段 ,从不同角度 、不同范围 、不同对象提出了对“色欲”的批评和劝戒 。
二 、戒赌博 。如第三段 ,回目是:“为吝财烧妹遭殃 ,因爱赌媒妻件富 。”明成化年间句容县裴胜 ,自幼好睹 ,结果千两家业输尽出走 。其妻杨氏回娘家居住 ,不为兄嫂所容 ,竟被纵火焚户 。后至扬州寻夫 。裴胜在扬州钞关给公子帮闲 ,后不满公子“倚势欺凌平人” ,被赶出来 ,仍在赌场鬼混 ,裴胜由梦中神仙指点 ,以妻作赌注 ,赢回一处当铺 ,以及现银两千两 ,从此发迹 ,荣归故里 ,捐赀一百两 ,重建土地庙 ,烧香设醮 ,浪子回头 。
三 、戒嗜酒 。作者认为:“酒不可过饮” ,过饮则“辱身败德 ,亡身丧家” 。如第六段故事回目是:“马周嗜酒受挫跌 ,王公疏财识英雄 。”主人公马周 ,为唐太宗名臣 。马周曾为博州助教 ,因醉酒失礼 ,“交袍”而去 。后发誓戒酒 ,在王小二店中 ,五斗只喝其三;在粉鎚店 ,礼待店主王寡妇;在京中常中郎家作馆时 ,更是竟业于勤 ,守规于矩 。后官拜监察御史 、吏部尚书 ,声名显赫 。篇末说:“看官 ,你道马周若不节饮 ,则新丰店不礼于王公;即礼于王公 ,粉鎚店断不礼于王氏 。此二处即侥免矣 ,常中郎家岂乏美酒?为给谏时 ,宁少酒钱?当宣召见驾时 ,又不知作何狂呼矣 。”
四 、戒浪嘴 。即反对无中生有 、造谣生事 。第七段回目是:“小光棍浪嘴伤命 ,老尼姑仗义报仇 。”嘉兴县应时巧(绰号“赤口”) ,“造言生事 ,自取其祸 。”应赤口在美妇韩氏家讨了杯茶吃 ,就到处吹嘘韩氏貌美 ,意犹有染 。韩氏不堪丈夫威逼 、虐待 ,逃至本城慈定庵出家为尼 。两年后 ,应赤口诈食慈定庵 ,被尼姑灌醉被缚 ,韩氏当面斥其“胡言乱语” ,使其蒙受不白之冤;老尼仗义手刃赤口 ,埋在园角 。后被发觉 ,县衙以老尼“虽应抵命 ,而义侠可宽 ,拟准赎徒” 。韩氏夫妻团圆 。作者说 ,应赤口只一场说话不正经 ,把性命都送了 。“观应赤之事 ,亦可少儆矣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