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核查
ISBN与出版记录
出版社背景:齐鲁书社以出版历史 、古籍类学术著作为主 ,曾推出《中国皇帝全传》《山东通史》等系列 ,符合本书定位 。
内容与标题关联性
明朝建立于1368年(洪武元年) ,六十年后为1428年(宣德三年) ,但书中实际内容可能涵盖至永乐盛世(1424年) ,存在时间跨度模糊问题 。
作者侧重“洪武建制—靖难之役—永乐迁都”等核心事件 ,而非严格按六十年时间线展开 。
书名“开国六十年”存在一定争议:
篇幅与定价合理性
若为纯文字版 ,性价比尚可;若含插图或注释较多 ,可能偏薄 。
齐鲁书社常推出小众历史读物 ,此类书因受众有限 ,定价通常低于大众畅销书 。
224页(约10万字)精装本定价27元属合理区间(同类书籍如《明朝那些事儿》单册定价相近) ,但需注意:
内容特色与局限性
叙事视角
不同于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通俗化表达 ,本书更偏重史料考据与政治制度分析 。
相较于吴晗《朱元璋传》 ,本书对建文帝 、方孝孺等人物着墨更多 。
作者赵树廷(历史学者 ,研究方向为明史)尝试以“六十年”为周期 ,总结明朝初期制度构建(如卫所制 、科举改革)与统治危机(如藩王问题) 。
与其他同类书对比:
学术价值
对“洪武四大案”的评价偏向传统史观 ,未深入探讨朱元璋集权的社会经济根源 。
对建文帝削藩策略的分析较简略 ,未充分结合地方史料 。
梳理洪武至永乐年间关键政策演变(如迁都动因 、郑和下西洋的政治背景) 。
引用《明实录》《明会典》等原始文献 ,考据扎实 。
优势:
争议点:
读者反馈
适合人群:明史爱好者 、历史专业学生 。
批评意见:部分章节因过度聚焦制度史 ,叙事节奏较慢;对文化 、经济领域涉及较少 。
版本与购买建议
版本鉴别
注意区分齐鲁书社2009年版与后续再版(如2015年增订版) ,后者可能增加插图或注释 。
谨慎对待二手平台标注的“全新未拆封”书籍 ,部分可能存在印刷错误(如2009年初印版第87页地图模糊) 。
延伸阅读推荐
樊树志《晚明史》(对比晚明与初期的制度延续性)
万明《明代海外贸易研究》(补充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影响)
补充书目:
研究工具:推荐搭配《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编)及《剑桥中国明代史》(西方视角对比) 。
总结
本书是研究明朝初期政治制度的入门佳作 ,但标题“开国六十年”易引发误解 ,建议结合永乐朝(1403-1424)历史综合理解 。若需深入探讨明朝社会全貌 ,可辅以经济史 、文化史著作 。购买时优先选择齐鲁书社官方渠道 ,确保版本准确性 。
目录 · · · · · ·
世间再无小明王:瓜步沉船之谜
图穷匕首见:元朝麻痹失大都
强强对决:狭路相逢智者胜
第二章 翦灭异己
挂心事:宽仁的太子 、太孙
温柔的一刀:谋灭刘基浙东集团
谋反:阴谋背后的阴谋
大清洗:弦音更在骄狂外
第三章 太祖的困惑
杀不尽的贪官:腐败——专制的孪生兄弟
科举取士:君垂爵禄与臣效死力
重农抑商:有形与无形之手的角力
第四章 分封诸王
难题:打下江山之后
皇位:诱人的蛋糕 ,
削藩:智取还是强夺
第五章 起兵靖难
奉天靖难:神圣外衣下的谎言
真定大捷:初试牛刀
一箭三雕:胜利险中求
第六章 挥兵南伐
鏖战白沟河:一战扭乾坤
兵败山东:济南 、东昌成天堑
迂回河北:数战奠胜基
长途奔袭:浴火重生
第七章 血腥的一幕
长江 、金川门之变:天堑变通途
诛十族:儒士的绝唱
卫道士:挺拔的秀竹
瓜蔓抄:屠刀——成仁的试金石
第八章 千秋伟业
文治:三千文士修大典
营建北京:控四夷 、制天下
武功:五征漠北
经营边疆: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第九章 白色恐怖
廷杖:士可杀更可辱
检校与锦衣卫:毛骨悚然的诏狱
东厂:水银泻地 ,无孔不入
第十章 外面的世界
朝贡:各取所需
海禁:隔绝世界的樊篱
倭寇:当强盗逻辑变成“公理”
郑和下西洋:宣德柔远
第十一章 仁宣致治
太子:以德报怨
内阁:从幕后到台前
三杨辅政:歌舞升平
明朝开国六十年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