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底层笔记》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小人物生活历史的书籍 ,以下是该书的内容概述和主要特点:
内容概述
《市民底层笔记》是张礼士撰写的一本回忆录 ,记录了作者从1949年7岁开始 ,历经家庭波折 、社会动荡 ,坎坷一生的经历 。书中以作者的眼光观察这六七十年 ,主色调的灰暗的 ,尽管灰色只是社会万花筒的一种色彩 ,但它绝对是真实的一种 。阅读此书 ,或可引发一笑一叹 。如今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特别是在上海生活过的人 ,可以通过这本书回放自己的人生历程;今天的年轻人 ,可以从中读到最亲近真实的父辈历史——比电影电视小说历史书要真实得多 。
主要特点
小人物视角:以小人物的视角记录历史 ,展现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 。
真实记录:真实记录作者的人生经历 ,展现社会动荡和家庭波折 。
引发共鸣: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共鸣 ,特别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和今天的年轻人 。
历史价值:具有历史价值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历史的全新视角 。
书籍意义
《市民底层笔记》不仅是一本关于小人物生活历史的书籍 ,更是一本富有历史价值和启发意义的作品 。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历史的全新视角 ,对于提升读者的历史素养 、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都具有启发意义和实际价值 。
问: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从1949年7岁开始 ,历经家庭波折 、社会动荡 ,坎坷一生的经历 ,以小人物的视角记录历史 ,展现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 。
问:这本书适合哪些读者阅读?
答:这本书适合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和今天的年轻人阅读 ,特别是那些在上海生活过的人 。
问:这本书如何帮助读者理解历史?
答:通过对小人物生活历史的真实记录 ,帮助读者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和历史变迁 。
问:这本书的出版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这本书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历史的全新视角 ,对于提升读者的历史素养 、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都具有启发意义和实际价值 。
作者简介 · · · · · ·
张礼士 1942年生 。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 ,分配至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后改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任教师 。文革期间下过乡 ,去过干校 ,当过工人 。除教了多年物理课之外 ,1995年之后改行到二工大管理学院任“货币银行学”教师 ,直至2002年退休 。退休之后以笔耕自娱 ,喜爱旅游 、京剧 、跳舞 。九三学社社员 、中国物理学会会员 、讲师 。
目录 · · · · · ·
02 从小学到初中
03 四川北路巡礼
04 在初中的开心日子
05 从少年到青年
06 难忘的大学生活
07 山雨欲来
08 我的“文革”岁月
09 干校风云
10 我的工厂岁月
11 “文革”风月
12 拒绝遗忘
13 坎坷的婚姻之路
14 忆父亲
15 岁月如歌
后记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