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艾里希·弗洛姆 ,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学家 、哲学家 。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 ,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 。纳粹上台后 ,他于1934年赴美 ,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 ,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 ,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 、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 。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 ,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 ,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 、联系 。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 、平易近人的文笔 ,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 、《逃避自由》 、《健全的社会》 、《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
内容介绍: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 ,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 ,在全世界畅销不衰 ,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
在这本书中 ,弗洛姆认为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 ,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 ,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 、勇敢地 、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
弗洛姆进而提出 ,爱是一门艺术 ,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在这里 ,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 ,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 。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 ,要发展爱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 ,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