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中国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由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乡村教师一苇历经十年整理重述而成,它不仅仅是一本童话故事集,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深刻挖掘与传承。
一苇,这位生活在广东东莞的语文老师,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为自己孩子寻找地道的中国故事而踏上了搜集民间故事的征途。她深知,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中国传统童话故事已经被“教”坏和“写”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魅力。于是,她毅然决定花费十年时间,搜集整理10000个中国民间故事,力求还原那些被遗忘的经典。
《中国故事》共八十一篇,涵盖了众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保持了童话故事的原初面貌,还融入了一苇以今天的儿童观和价值观重新阐释的智慧。她用心去捕捉每一个故事的灵魂,让这些古老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苇的这部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有媒体赞誉她:“她不是卡尔维诺,但她为中国童话故事,做了卡尔维诺式的工作。”的确,一苇通过她的努力,让中国童话故事焕发了新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经典。
《中国故事》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还在于其形式的创新性。出版方在图书形态上力求融合传统与现代,力邀中国当代最重要的绘本作家蔡皋之女、艺术家萧翱子为《中国故事》绘制插图。这些插图在绘画风格上追求中国乡土的民间艺术形式,同时运用最现代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部作品在视觉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故事》还成为了许多孩子和家长心中的宝贵财富。许多家长表示,这套书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传统文化,更滋养出了快乐有趣的童年。一位在大学教儿童文学的教授看完后评价道:“她不仅怀着为孩子讲故事的明确意识,把中国故事述写得十分生动、鲜活,而且以宗教般的信仰与热忱,在文字中传递着生命的力量与温度。”
《中国故事》是一苇用十年心血凝练而成的文学瑰宝,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和珍视那些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