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烟之外》(风一般裸着烟一般·烟之外)

洛夫《烟之外》(风一般裸着烟一般·烟之外)内容来自百度知道 ,未防止网站被判断未恶意推广网站 ,本文链接屏蔽 。需要文中的下载链接 ,可以到百度知道搜索 。

文章目录:

  1. 洛夫《烟之外》
  2. 风一般裸着烟一般·烟之外
  3. 洛夫《烟之外》表达什么意思

一 、洛夫《烟之外》

觉着云更洒脱 ,飘逸 ,干净 ,温暖 ,云散为烟 ,想起来很具象 ,由雪入烟就差了味道 。

烟之外

洛夫

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潮来潮去

左边的鞋印才下午

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六月是一本很伤感的书

结局如此之凄美

——落日西沉

我依然凝视

洛夫《烟之外》(风一般裸着烟一般·烟之外)

你眼中的一片纯白

我跪向你向昨日

向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

海哟 ,为何在众灯之中

独点亮那一盏茫然

还能抓住什麽呢?

你那曾被称为雪的眸子

现在有人叫它

二 、风一般裸着烟一般·烟之外

在涛声的呼唤中 ,诗的意境如烟般飘渺

洛夫的名作《烟之外》 ,以“烟”字引领 ,将读者带入一个淡雅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诗中的"烟" ,不仅是一行字 ,更是诗人情感的升华 ,将诗境推向一种超越现实 、难以触及的虚无境界 。"烟之外"仿佛是诗的终点 ,也是读者心灵的彼岸 ,象征着超越物质 ,直达灵魂的深处 。

诗人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凝视云海的下午 ,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 ,如同明亮的雪眸 ,成为情感的载体 ,唤起对远方某人的无尽思念 。这种云朵的意象 ,如同尼采的哲学寓言 ,唤起人们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烟之外" ,既是自然的边界 ,也是心灵的界限 ,象征着情感的无尽延伸和超越 。

洛夫的这首诗创作于1956年的现代诗探索时期 ,尽管还未触及他后期作品中石质的痛感和沉郁 ,但他的笔触仍然保持着潇洒与遒劲 。洛夫的诗作 ,如烟般轻盈 ,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如同毛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 ,既有墨香 ,又有力度 。

在《裸奔》一诗中 ,洛夫的意象更加丰富 ,他将自己比作“风一般裸着” ,将生活中的种种体验融入自然的循环之中 。这不仅是对物质的剥离 ,更是对心灵的解放 ,是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的向往 。洛夫的诗歌 ,既有冷静的思考 ,又有炽热的情感 ,展现出他的独特艺术魅力 。

洛夫的诗 ,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世界 。他的文字 ,如风一般自由 ,如烟一般缭绕 ,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深邃 。每一句诗 ,都是诗人对生活 、对世界的一次深情注解 ,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

三 、洛夫《烟之外》表达什么意思

烟之外 ,那寂寞如纱的思恋——洛夫《烟之外》之比较赏析

(2011-03-16 14:38:52)

赏析

杂谈

分类: 文史研究

烟之外 ,那寂寞如纱的思恋

——洛夫《烟之外》之比较赏析

黄树生(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

张晟(山东大学2007级中文班)

内容摘要:诗人洛夫自喻是漂泊异乡的云 ,情景交融是他诗歌代表作《烟之外》意境的审美特征 。比较诗人的另一首名作《边界望乡》 ,《烟之外》隐藏了诗人在“潮起潮落”的夜幕中那种远离故土的如纱似烟的深深思恋 ,让读者心头泛起层层涟漪 ,并尽情地荡涤开去 。

关键词:现代诗;烟之外;怀乡思恋;文学比较;赏析

《烟之外》是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 、被中国诗坛誉为“诗魔”洛夫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于1965年 ,收录在《外外集》(台北:创世纪诗社 ,1967年出版)中 。全诗四节:

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

潮来潮去∕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结局如此之凄美∕——落日西沉

你依然凝视∕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他跪向你向昨日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海哟 ,为何在众灯之中∕独点亮那一盏茫然

还能抓住什么呢?∕你那曾被称为云的眸子∕现有人叫作∕烟

诗如海潮 ,是一种浪漫而有节奏的艺术 。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情语皆景语 。”西班牙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希梅内斯认为:“真正的诗歌就在于那深刻的感情 。”只有那种来自深刻感情的诗歌 ,才能让我们从头到脚地感动起来 。

唐朝李商隐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或许!多情的诗人 ,依然深深地陷在无法逃开的惆怅与执着中 ,明知千帆之外的她已离去 ,而那深情与记忆 ,却并未散入风中 。她或许听得到 ,可是毕竟触感觉到彼此熟悉的体香 。曾经的激情 ,无奈中渐渐归于平淡 ,无法释然无奈也只得在一声叹息中放下 。

洛夫在这首诗的开篇 ,潦潦几笔淡墨渲染了这样一幅惆怅的暗淡图景 ,在被意象化的声音中传播着宋词一般的凄美 ,在读者的眼前撒下一层轻烟似的纱 。瞭望海滨 ,诗人在溶溶的月光下 ,独立在夜幕中沙滩 ,海水已然是退了潮的 。他似乎是还能够清晰地听见那涛声 ,一波又一波 ,撞击着礁石 。远走了 ,望不见伊人的行舟 ,奔向那不明的远方 。他在这边 ,“在涛声中呼唤” ,苦苦呼唤着她的名字 ,一遍又一遍 ,也只能任凭那涛声无情地吞噬着他心底的呐喊 ,消失在大海深处的黑夜 。

情节与纯粹的抒情诗通常是矛盾的 ,但胡适主张作诗如作文 ,好诗要有情节 。洛夫在《烟之外》的第二节的开头 ,继续诉说着前面“潮来潮去”的无尽哀怨 。在往复的循环之中 ,诗人追忆着她柔美的音画 。时间本来是一个天定的常量 ,可是“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怎么一左一右两步之间就到达了尽头呢?诗人借用时间的压缩错位来象征爱之生和情之殇 ,竟像潮来潮去般的急促 ,稍纵即逝;又似岸边的鞋印的距离那样短暂 ,尚未来得及体会这是怎样的一种甜蜜 ,幸福却已远远离别 。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留在黑暗中守候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 ,在狂风和暴雨中 ,无言的书被吹到了最后一页 ,没有后记 ,徒然的呼唤 ,并不能改变爱情“落日西沉”的悲惨结局 。一切趋于那样的安静 ,安静得还来不及寻摸 ,无情的事实把人拉回冷酷的现实 。聚聚散散 ,离离合合 ,时间的步伐抹去心中的泪痕 ,然而再循着他们原来的踪迹 ,步上命运的正轨 。

诗的前两节 ,作者在“潮起潮落”的思恋中 ,营造了一种让受众清冷怅惘的心境 ,刻画了一种恋恋不舍的失意 。

第三节中“一片纯白” ,应该是指一段如白玉一般纯洁无暇的爱情 ,抑或是一汪清澈如皓月一般的柔情 。黑夜泪涔涔 ,诗人依旧伫立 ,在海涛中久久地守望 。在“凝视”什么?凝视眼睛里的“纯白” ,渐渐演变为“茫然”的双眸 。

有必要特别提醒读者注意:第三节的第三句非常长 ,貌似并不符合诗歌的一般写作规则 ,然而通过这个形式 ,由急而缓 ,曾经那么近的相对“凝视” ,已被无限扩展的时空之“潮”隔开 ,隔断 ,隔绝 ,昨日还亮着“一片纯白” ,而此刻只剩下一片“茫然” 。诗人心中似又被痴迷之情再次激荡 ,似乎是无意识般的 ,他砰然一跪 ,跪向她 ,也跪向那朵悄然远逝的“美了整个下午的云” 。那是昨日的梦 ,是逝去的烟 ,尽管如此 ,却曾鲜活过 ,也曾妩媚过 ,却曾闪耀过他的整个生命 。然而 ,云是美丽的 ,却又易碎 ,是终将走向幻灭的 ,人似乎是只能抓住那瞬间灿烂 ,它却始终如昙花一现 ,最后消失在了茫茫的天际 。

终于 ,诗人闪出幻梦 ,似乎明白了这些 ,于是便埋怨:“海哟 ,为何在众灯之中/独点亮那一盏茫然” 。 点燃什么?是被你遗忘漠视的“茫然”心情 ,还是如“烟”消散的爱情?这里 ,我们能够看作是诗人有意而为之的 ,诗人将抒情主人公“他”的人生体会作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铺垫 ,结构上承接了前两节 ,是开始转化的一个过程 。将情比作灯火 ,盏盏灯火会有熄灭的时候 ,情也是如此 ,那又何苦死死追寻 ,独留自己茫然一生?他深切的叩问 ,最后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由最初的感性 ,到沧桑之后的思悟 ,这是人的变化 ,然而 ,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韵味中 ,唯一不变的 ,只是那种落寞与寂寥 。

最后 ,“还能抓住什么呢” ,什么也抓不住了!曾经的一切 ,到头来还是如烟消云散 ,不留一丝痕迹 。留下的 ,只是人心中恒久难以释怀的寂寞的思恋 。然而 ,那命定的结局 ,谁也无力改变 。这里的“云的眸子” ,是对上节中那“一片纯白”的呼应 。“烟”则呼应了上段的“茫然” 。 诗人巧妙运用“烟”的意象植入了人的心海 ,利用意识与潜意识的浮动 ,意象与意象的碰撞 ,表达外在景象与内心世界的不和谐 ,再一次渲染了全诗哀伤曲蓝调 。

诗人以“烟”作结 ,发人深省 。读罢全诗 ,人仿佛还是深陷其中 ,挣脱不开 。

洛夫感慨地说:“诗人是漂泊异乡的云” 。作者标题名为《烟之外》 ,烟且易散 ,无法捉摸 。烟之外 ,又是什么?仰望天际 ,天上有云 ,云之外 ,是烟;而烟之外 ,是玄是寞 ,是无法排遣的寂寞与空虚 。当一切归于沉寂 ,一切散入尘埃的时候 ,空无一物 ,只有满地的心伤 。

从表面上看 ,这就是一首描绘男子爱情破灭后的悲戚心境的情诗 。但如果从古典文论中“知人论世“的角度 、结合诗人的经历 ,从更深层来解读这首诗所要表达的话语蕴藉 ,我认为《烟之外》是隐藏了诗人怀乡的情绪 。

洛夫继承了中国古代诗人政治家的委婉诗风 ,以闺阁诗表示思念朝廷的忠君情怀 。这首作品的问世 ,距诗人背井离乡 ,自称“第一次流放”已十多个年头了 。在台湾那些年 ,恰如诗人感觉只有“离国的寂寞 ,却没有去国的悲哀” 。对故土的怀念与呼唤 ,隔断在茫茫海峡之间 ,人生岁月在行走的步伐间就从“下午”到了“黄昏” ,落日西沉撞“亮”了记忆中的眼波 ,时空的大海顿时一片黑暗 ,只剩“茫然” ,盼归的双眸已然失去神采 ,归家的希望如“烟”渺茫 。这是怎样的一种落寞与哀愁!

于是 ,诗歌意蕴的升华至文化思想的新高度 。若是把这首诗中的“她”作为是故土故乡的一种象征 ,而“他”正是诗人自诩 ,那种执着 ,那种惆怅 ,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 ,那想抓住又触碰不到的悲哀 ,那种对于归属的守望 ,那种幻灭过后发出的人生悟想……

初读《烟之外》 ,仅是为她的文字之美所折服 。再读之 ,其中深深藏蕴着的意境之美 ,思想之美 ,更令人为之动容 。

洛夫的现代诗享誉华人世界 ,字里行间飞扬着朴素却又浓烈的抒情 ,摭拾着记忆的碎片 ,激荡着生命与时间 ,仅仅是因为他怀着那份纯粹而持久的情感 。在另一首名作《边界望乡》中 ,他如是写道: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

这一节风景激情 ,芳心激昂 ,广为海外赤子传诵 。但诗的最后一节 ,诗人由此及彼 ,笔锋婉约地浸入了无尽的乡愁之中:

喏!你说 ,福田村过去就是水围/故国的泥土 ,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这里 ,那“冷雾”与那“烟”同样是看得见抓不住的事物 ,如同这种无法企及的归乡情结 。用现在看来 ,“冷雾”二字与“烟”恰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当传神地表达了游子怀乡咫尺天涯的落寞和无奈 。

比较而言 ,相同的是 ,洛夫的两首诗都演绎了郁积心中的游子乡愁;所不同的是 ,《烟之外》中的主人公似乎在“潮起潮落”的夜幕中 ,那种泣诉显得更含蓄 ,在不经意间以诗人不经意为之的美 ,让人心头泛起层层涟漪 ,并尽情荡涤开去 。

发表在《现代阅读》2011年第3期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洛夫 烟之外 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洛夫 烟之外 mobi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不曾走过 ,怎会懂得电子书(跪求《不曾走过 ,怎会懂得》好书推荐稿?)
下一篇:我需要 一人之下(1-546) ,求助 ,漫画的百度网盘资源 ,求分享(九九八十一 、双生灵探 、 一人之下 | mobi 漫画)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