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解?(论语.txt)

论语全解?(论语.txt)内容来自百度知道 ,未防止网站被判断未恶意推广网站 ,本文链接屏蔽 。需要文中的下载链接 ,可以到百度知道搜索 。

文章目录:

  1. 论语全解?
  2. 论语.txt

一 、论语全解?

书籍名称:论语全解

书籍格式:mobi

豆瓣评分:8.5分

链接: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 ,《论语》成了中国社会的“圣经” ,大到齐家 、治国 、乎天下.小到个人的待人接物 、一言一行 ,都在它的规范之中 。要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就不能不读《论语》 。

《论语》一书蕴含的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现代社会出现的新问题 ,层出不穷的新** ,都不能掩盖《论语》的光辉;相反 ,却一遍又一遍验证着它的普世与超越 。

《论语》是中国最早的语录体著作 。书中记录的大部分是孔子和**的对话 ,也有其**们的对话.全书共二十篇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 ,《论语》的地位非常高 ,影响非常大 。到了东汉时期 ,《论语》已被列入经书之列 ,成为学者必读之书 ,对其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后代学者对其注疏者不计其数:宋代大儒朱熹视《论语》为经典中的经典 ,并作《四书集注》 ,成为当时及后代士子的修身圭臬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论语》钦定为科举必读之书 ,此举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及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剑匕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

二 、论语.txt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

『6』子曰:「弟子 ,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凡爱众 ,而亲仁 。行有馀力 ,则以学文 。」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 ,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

吾必谓之学矣 。」

『8』子曰:「君子不重 ,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 ,则勿惮改 。」

『9』曾子曰:「慎终 ,追远 ,民德归厚矣 。」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

良 、恭 、俭 、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 ,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 ,可谓孝矣 。」

『12』有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

之 ,亦不可行也 。」

『13』有子曰:「信近於义 ,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 ,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於事而慎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

『15』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

知来者 。」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 ,患不知人也 。」

为政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2』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

『3』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

心所欲 ,不逾矩 。」

『5』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 ,我对曰 ,『无违 。』」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

『6』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7』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於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

『8』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 ,如愚 。退儿省其私 ,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

『10』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12』子曰:「君子不器 。」

『13』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16』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己 。」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

『18』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馀 ,则寡尤 。多见阙殆 ,慎行其馀 ,则寡悔 。言寡尤 ,

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 。」

『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

『20』季康子问:「使民敬 、忠以勤 ,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 ,则敬;孝慈 ,则忠;举善而教

不能 ,则勤 。」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 ,施於有政 。』是亦为

政 ,奚其为为政?」

『22』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 ,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於殷礼 ,所损益 ,可

知也 。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 ,可知也 。」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 。见义不为 ,无勇也 。」

八佾第三

『1』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於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奚取於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

『4』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 ,与齐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 。」

『5』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 。」

『6』季氏旅於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乎?」

『7』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 ,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

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

『9』子曰:「夏礼 ,吾能言之 ,杞不足微也;殷礼 ,吾能言之 ,宋不足微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 ,则

吾能微之矣 。」

『10』子曰:「□ ,自既灌而往者 ,吾不欲观之矣 。」

『11』或问□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 ,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12』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 ,如不祭 。」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 ,宁媚於U+7AC8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 ,吾

所祷也 。」

『14』子曰:「周监於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15』子入大庙 ,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 ,每事问 。」子闻之 ,曰:「是礼

也 。」

『16』子曰:「射不主皮 ,为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

『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

『18』子曰:「事君尽礼 ,人以为谄也 。」

『19』定公问:「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

『20』子曰:「关睢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

『21』哀公问社於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 ,曰 ,使民战栗 。」子闻之 ,

曰:「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然

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

而知礼 ,孰不知礼?」

『23』子语鲁大师乐 ,曰:「乐其可知也:始作 ,翕如也;从之 ,纯如也 ,缴如也 ,绎如也 ,以成 。」

『24』仪封人请见 ,曰:「君子之至於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

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25』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 。」

『26』子曰:「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 ,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1』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 ,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

『3』子曰:「唯仁者 ,能好人 ,能恶人 。」

『4』子曰:「苟志於仁矣 ,无恶也 。」

论语全解?(论语.txt)

『5』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 ,不去也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於是 ,颠沛必於是 。」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 ,恶不仁者 。好仁者 ,无以尚之;恶不仁者 ,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

『7』子曰:「人之过也 ,各於其党 。观过 ,斯知仁矣 。」

『8』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於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於比 。」

『11』子曰:「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

『12』子曰:「放於利而行 ,多怨 。」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

『16』子曰:「君子喻於义 ,小人喻於利 。」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8』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

『19』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

『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 ,可谓孝矣 。」

『21』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

『23』子曰:「以约失之者 ,鲜矣 。」

『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 ,而敏於行 。」

『25』子曰:「德不孤 ,必有邻 。」

『26』子游曰:「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 。」

公冶长第五

『1』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 。虽在缧□之中 ,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

『2』子谓南容 ,「邦有道不废 ,邦无道免於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

『3』子谓子贱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 ,斯焉取斯?」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 ,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屡憎於人 。不知其仁 ,焉用佞?」

『6』子使漆彤开仕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

『7』子曰:「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 ,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

取材 。」

『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

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 。」「赤

也何如?」子曰:「赤也 ,束带立於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

『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 ,孰愈?」对曰:「赐也 ,何敢望回?回也 ,闻一以知十;赐也 ,闻一

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 ,弗如也 。」

『10』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朽也 。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 ,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於予与改是 。」

『11』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 ,焉得刚?」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 ,非尔所及也 。」

『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 。」

『14』子路有闻 ,未之能行 ,唯恐有闻 。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

『16』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

『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 。」

『18』子曰:「藏文仲居蔡 ,山节藻□ ,何如其知也?」

『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 ,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 。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 ,陈文子有马十乘 ,

弃而违之 。至於他邦 ,则曰 ,『犹吾大崔子也 。』违之;之一邦 ,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闻之 ,曰:「再 ,斯可矣 。」

『21』子曰:「甯武子 ,邦有道 ,则知;邦无道 ,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

『23』子曰:「伯夷 、叔齐不念旧恶 ,怨是用希 。」

『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腌焉 ,乞诸邻而与之 。」

『25』子曰:「巧言 、令色 、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

之 。」

『26』颜渊 、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 、衣轻裘 ,与朋友共 ,蔽之而无

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

者怀之 。」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 ,而自讼者也 。」

『28』子曰:「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

雍也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

『2』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 ,以临其民 ,不亦不可乎?居简而

行简 ,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

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

『4』子华使於齐 ,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

子曰:「赤之适齐也 ,乘肥马 ,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5』原思为之宰 ,与之粟九百 ,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子谓仲弓 ,曰:「犁牛之子□且角 ,虽欲勿用 ,山川其舍诸?」

『7』子曰:「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於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与

?」曰:「赐也达 ,於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 ,於从政乎何有?」

『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 ,则吾必在汶上矣 。」

『10』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1』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 ,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 。今女画 。」

『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4』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 ,行不由径 ,非公事 ,未尝至

於偃之室也 。」

『15』子曰:「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 ,将入门 ,策其马 ,曰:「『非敢後也 ,马不进也 。』」

『16』子曰:「不有祝□之佞 ,而有宋朝之美 ,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8』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後君子 。」

『19』子曰:「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 。」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1』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

『22』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後获 ,

可谓仁矣 。」

『23』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

『24』子曰:「齐一变 ,至於鲁;鲁一变 ,至於道 。」

『25』子曰:「觚不觚 ,觚哉!觚哉!」

『26』宰我问曰:「仁者 ,虽告之曰 ,『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 ,

不可陷也;可欺也 ,不可罔也 。」

『27』子曰:「君子博学於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28』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天厌之!天厌之!」

『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30』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

述而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於我老彭 。」

『2』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於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徒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

『4』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子曰:「志於道 ,据於德 ,依於仁 ,游於艺 。」

『7』子曰:「自行束□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

『8』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

『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 ,未尝饱也 。

『10』子於是日哭 ,则不歌 。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 ,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 ,死而不悔者 ,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

『12』子曰:「富而可求也 ,谁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

『13』子之所慎:齐 ,战 ,疾 。

『14』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

『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 ,曰:「伯夷 、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 ,又何怨?」出 ,曰:「夫子不为也 。」

『16』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於我如浮云 。」

『17』子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

『18』子所雅言 ,诗 、书 、执礼 ,皆雅言也 。

『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

之将至云尔 。」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

『21』子不语怪 ,力 ,乱 ,神 。

『22』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23』子曰:「天生德於予 ,桓□其如予何?」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 。」

『25』子以四教:文 ,行 ,忠 ,信 。

『26』子曰:「圣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 ,斯可矣 。」子曰:「善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有恒者 ,斯可矣 。亡而为有 ,虚而为盈 ,约而为泰 ,难乎有恒矣 。」

『27』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我无是也 。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29』互乡难与言 ,童子见 ,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 ,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 ,与其

洁也 ,不保其往也 。」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 ,揖巫马期而进之 ,曰:「吾闻君子不党 ,

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 ,为同姓 ,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 ,

苟有过 ,人必知之 。」

『32』子与人歌而善 ,必使反之 ,而後和之 。

『33』子曰:「文 ,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 。」

『34』子曰:「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

唯弟子不能学也 。」

『35』子疾病 ,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於上下神祗』」子曰:

「丘之祷久矣 。」

『36』子曰:「奢则不孙 ,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 ,甯固 。」

『37』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

『38』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论语 mobi 下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论语 mobi 下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mobi平台购物金怎么用如何下载(想做一款信用卡代还的app ,但不知道怎么推广)
下一篇:快穿诱行的结局怎么样(求快穿诱行最新章节)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