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 、人类简史 读后感800字
看到200块这个后我真有种把这本书读一遍然后替你写读后感的冲动 。 。 。
当我看完了这本书 ,我真的给赫拉利的这套逻辑惊艳到了 ,原来历史还可以从这种角度进行去看去理解 。
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 ,并不是因为单纯的我们拥有语言和会使用工具 。人类之所以凌驾于万物之上 ,是因为整个地球上唯一突破了邓巴数字的物种 。(当然我们也拥有最复杂的语言和最先进的工具)所以人类崛起的秘密在于集体的协作集体的崛起 ,并不是个体的崛起 。
人类崛起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出现新的思维 ,这我们就开始学会讲故事了(所以说谎言从我们开始思考就出现了) 。传说 ,神话以及宗教就开始出现了 。
其中有一个最成功的故事那就是货币 ,以前我总是不明白一张纸为什么会拥有购买力 ,现在明白了那是因为这是一个我们共同相信的故事 ,一个很发达很完善的故事 。所以购买力的强弱就跟讲出这个故事的主人挂钩(这个在经济学上称之为背书)了 。当这个故事的主人(一般是一个国家)他很有实力 ,相信的人越多 ,购买力就强 。
其中在科技革命有一个很犀利的观点 ,那就是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承认无知的革命 。然后去探索未知 ,取得新的知识 。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国家的清朝政府 ,如果他们当时能够早点摆脱自己是天朝大国的这种思想 ,承认自己的科学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 。可能就不会出现后来的闭关锁国和被侵略的事情 。但这些都是如果而已了 。引用作者的一句话那就是“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 ,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
最后看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当你的知识足够全面足够多时 ,你就能组成一套自己逻辑正确(一定意义上的正确)地去理解社会和历史 ,甚至去推演未来 。
二 、人类简史读后感600字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圆圈里面是已知的 ,圆圈外面是未知的 。你知道的越多 ,圆圈也就越大 ,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
《人类简史》这本书除了能提供圆圈外的未知 ,还给读者讲诉了已知的圆圈内的新知 ,刷新了读者的人类史观 ,这就是一本历史书能掀起这么大波澜的原因 ,年轻的以色列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凭借这本书声名鹊起 。如果说《枪炮 、病菌与钢铁》描述的是人类发展自然史 ,《人类简史》讲述的则是人类发展人文史 ,将人类从认知革命 、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既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宏观历史进程读本 ,也是一本处处深刻的思辨哲学佳作 。
智人出走非洲的故事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已经耳熟能详 ,是什么原因让与多数动物一样从事狩猎采集的智人经过短短的时间就统治世界了呢 。是智力 ,没错!但是 ,与智人最接近的大猩猩 ,为什么仍然在非洲的热带雨林过着小规模的群居生活 ,采摘果实 、树叶和挖点草根树根果腹呢?它们也并不是愚蠢得一塌糊涂啊!是智力的哪个部分让智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非洲草原上的野牛 、羚羊 、大猩猩和智人都能够用语言告诉大家:"小心 ,有狮子!"但只有智人能够说出:"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 。"认知革命之后 ,区别于其他动物 ,智人具有接受想象事物的能力 ,传说 、神话 、神和宗教应运而生 。作者也在TED大会上做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演讲 ,说明为什么接受虚无的能力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 。
农业革命之后 ,人类积累了夯实的物质基础 ,养活了比狩猎采集社会多得多的人口 ,凭借想象构建更为庞大而精致的秩序社会 。农业革命生产的剩余产品需要记录 ,税收和交易也需要记录 ,人类语言文字也就从结绳语逐渐发展到如今计算机语言的0和1 。农业革命除了动物做出了巨大牺牲外 ,人类也牺牲了非洲黑奴的自由和穷人劳动的剩余价值 。"天生带来允许 ,文化造成封闭" ,为什么女性地位低于男性 ,而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 ,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人类?
全球化听起来是二十一世纪的词汇 ,但实际上全球化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一直在进行中 ,墨西哥的辣椒可以成为川菜和湘菜的代表符号 ,基督教堂可以是中关村和东单的地标建筑 ,穿着学士服拍毕业照也是中国学生的毕业必修课 。金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信赖的虚构物 ,帝国的刀枪棍棒和携带的病菌不仅实行经济上的扩张还要求被征服者文化屈从 ,而当宗教从多神教转向一神教时就近乎狂热的要求所有人都崇拜那个唯一的"上帝" ,这就是过去几个世纪全球化过程的三大法宝 。
科学革命的核心是人类不再只关注圈内已知的知识 ,对外围的未知视而不见 ,而是承认自己对外围的无知 。人们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通过观察和数学方法 ,取得新的能力 。但是科学革命之前 ,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钻研古籍和传统 ,比如写诗作词都要引经据典 ,贾宝玉作诗就因想不起典故急得出汗 。有人不知道蜘蛛是怎么结网的 ,去问牧师 ,牧师不知道 ,去问《圣经》 ,《圣经》里也没有 ,于是牧师说:"上帝说蜘蛛怎么结网不重要" ,古老的知识体系认为我们已经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对于全球的共性问题??贫穷 ,基督教要求穷人去教堂祷告 ,佛教则告诉信众钱乃身外之物 ,伊斯兰教说贫穷是安拉赐予的 ,难道我们要相信它们安守贫穷?
欧洲的文艺复兴始于十三世纪末 ,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为科学 、文艺发展扫清了道路 ,为人们探索圈外的未知提供了思想和制度的解放 ,不至于因为支持地球围绕太阳转而被烧死 ,
而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比欧洲晚了五百年 ,这也是西方缘何主宰世界的原因之一吧(参见《西方将主宰多久》) 。当科技迅猛发展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原子弹的爆炸 ,获取能量的能力越来越大 ,人类文明迈着巨大的步伐前进(参见《文明的度量》) 。随着帝国与科学联姻 ,并搭上工业的巨轮 ,人类对未知的探索速度出现惊人的增长 。哥伦布航海时大量船员因败血症死亡 ,四百多年后青霉素才被发现 ,而不过几十年后人类器官已经可以克隆移植了;从万有引力的发表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建立经过了将近三个世纪 ,而仅仅过了二十年 ,弦理论就萌芽了 。
然而作者并没有盲目乐观的下结论说人类会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人类从动物变成上帝后 ,还有可能迎来智人末日 。"因为即使拥有神的能力 ,但是不负责任 、贪得无厌 ,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的话 ,天下危险 ,恐怕莫此为甚 。"
一本好书 ,不是当你合上书本恍然大悟:"哦...原来说了这么件事" ,而是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读完仍意犹未尽 。为什么智人可以接受想象的事物 ,为了明天可得到一大堆香蕉而放弃眼前的一根?真的是小麦驯服了人类吗 ,人类现在过的生活比以前快乐吗 ,是否也像鸡 、牛一样为了DNA数量的增加牺牲了自由和快乐?人类社会会怎样发展 ,地球能实现人文意义上的地球村吗 ,民族和人种的区别会变得不重要吗 ,人类意识真的已经变成文字的奴仆了吗 ,语言文字会实现大融合吗?科学革命将何去何从 ,可以随意创造生物的时代会来临吗 ,浩渺的宇宙难道没有外星人吗 ,可以像《星际穿越》的主人公一样进入更高的维度吗 ,可以进入平行宇宙逃离必定湮灭的这个宇宙吗?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方还能主宰多久 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西方还能主宰多久 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