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的电子档书啊???谢谢了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6fOR4R4vhlKI3qaQvL5wA
提取码: 2ta9
周世勋:
2 、大连理工大学理论物理考研经验分享?
大连理工大学理论物理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二战的三跨考生 ,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 。但是我也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跨的幅度特别大 ,因为我之前念的是应用物理学 ,第一年考研也想考的是应用物理 ,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没有上岸其实说出来也无伤大雅 ,我当时家里的变故包括情感上的问题 ,让我无法平衡考研和自己生活之间的关系 ,而且越到后期感觉自己的政治和专业课复习的永远不忿 ,最后没有想到是因为英语拖了后腿 。我第一年报考的学校也和大连理工大学差不多 ,但是后来之所以改成这个学校 ,是我想远离家乡这个地方 ,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同时想把考研这几段日子变成我的一段时光 。我认为那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未来获得重新选择的机会 。为了更方便大家去报考和选择专业 ,我把查了一些资料 。我发现大连理工大学理论物理这个专业的分数线 ,每年几乎都处于一个不变的状态 ,其实也是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 ,超过300分就是非常高的分数了 ,再高也不会高到哪去 ,毕竟大连理工大学水平也在那 。
一 、学院及专业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 ,是大连理工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 。学院的科研实力雄厚 ,近五年 ,共承担各类项目200余项 ,其中973国家重点基础项目14项 ,863高技术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 ,正式出版教材 、著作20余部 ,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及教学成果奖40余项 。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 ,其中教授40人 ,副教授44人 。物理学学科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 ,“跨世纪人才”4人和“新世纪人才”13人 。
学院设有物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应用物理学三个本科专业 。学院除了提供良好的的课堂学习条件外 ,还积极提供条件开展第二课堂 ,学生自主组织的“今日物理”系列讲座 、学术竞赛 、本科创新工程 、数学建模竞赛 、科研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得学生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学院还设有多种奖学金 ,物理学院设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伯苓班 ,是教育部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
研究方向:
01理论物理
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3凝聚态物理
04光学
05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06生命信息物理学
二 、招生情况
1.考研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量子力学
④803普通物理(力学 、热学 、电磁学部分)
2.参考书目:
曾谨言《量子力学》
周世勋 ,《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凯华 、罗蔚茵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鄂生《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
张鹏飞 吴强《量子力学习题解答与剖析》
常树人 ,《热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李椿 、章立源 、钱尚武 ,《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允豪 ,《普通物理学教程: 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凯华 、陈熙谋 ,《电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复试分数线:
2022年 总分:300 单科:50 45 75 75
4.近几年录取情况:
2022年报考46人 ,录取19人 ,初试最低399分 ,最高434分
2021年报考52人 ,录取8人 ,初试最低301分 ,最高394分
2020年报考74人 ,录取7人 ,初试最低335分 ,最高363分
三 、初试经验
首先面临的就是初试的复习 ,初试一共四门课分别为政治 ,英语 ,普通物理 ,量子力学 。无论是跨专业还是本专业 ,建议专业课复习都应该从基础课程开始 ,因为物理是一个关联性非常强的学科 ,很难做到只学习考试的科目 。2-4月份依次学习力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数学物理方法内容较多应当占用五月份一个月时间 。6-9月份依次学习理论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电动力学 ,原子物理 。
之后一直到考试 ,应该把精力放在量子力学的学习上 ,这是考研初试的重点科目 。教材建议使用钱伯初先生的量子力学课本 ,习题建议使用陈鄂生先生的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 ,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下钱伯初先生和曾谨言先生的量子力学习题 ,但一般考试难度不会那么大 。英语一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左右 。对于政治除非想考特别高的分数 ,一般情况在考研前两个月左右开始复习即可 。英语和政治的复习细节以及随处可见 ,就不再赘述了 。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难度可能会在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上 。量子力学的难度主要集中在理解上 ,不懂的地方可以观看北京大学田光善老师的量子力学视频 ,讲的非常细致 。而电动力学的难度主要在数学上 ,建议一方面把数学物理方法学好 ,另一方面就是要多做练习题 。做到以上工作后 ,通过初试难度应该不大 。
(一)思想政治理论
书:徐涛核心考案 、徐涛小黄书 、肖秀荣8套卷+4套卷 。
课:徐涛的所有课程+腿姐的冲刺 。
政治大家的复习方式应该都是相同的 ,老师也一共只有这几个比较受大家推荐的老师 ,徐涛 、陆寓丰 、肖秀荣 。
方式:我自己的学习方式是看书 ,看老师的网课和刷题 。我个人是比较希望大家能把政治的学习时间压缩做到学一个小时记一个小时 ,其实这是挺困难的一个事儿 ,所以徐涛老师的基础班和冲刺班以及强化班都能很好的抓住大家的关注点 ,让学生之间听进去之后你记忆会更方便 。而他课程的配套就是核心考案一书一课一老师 ,效果会好一点 ,有同学买的是精讲精练这个我觉得都随意 ,每天学大概1—2个小时就足够了 ,在最后冲刺过程中是政治学习的主要部分 ,这段时间建议背徐涛的小黄书和肖秀荣的押题卷大 。题不用太过担心 ,把这些都背完之后 ,几乎就是全部的答案 。
(二)英语一
书:真题+词汇的逻辑 。
课:唐迟的阅读课 、朱伟的词汇课 。
方式:我认为用英语一的学习比较依靠的是词汇量和做题的数量 。学习方式是拥有足够多的技巧和单词量 ,这些都做好在最后阶段多备几份范文就可以一身轻松地上考场 。朱伟的词汇课要配套着《恋练有词》去听 ,但是老师讲的东西特别多而且有几十个个单元 ,我个人认为这是有一些浪费时间的选择 ,除非你的英语开始的比较早或者是你有充足的时间 ,不然你还是直接背单词 。但是老师会讲一些高频词汇和熟词僻义在后期翻译还有一点用的 ,唐迟老师讲的课很有技巧 ,也正符合英语一的要求 。最后就是作文 ,作文一定不要开始的太晚我记得当时第一年是从11月份开始准备 ,后期想背政治和专业课时间根本来不及 ,每天焦头烂额 ,上考场之后还是初中水平作文 。
(三)802普通物理一(含力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书:《普通物理》
现在普通物理的考试已经随着时间的增长 ,越来越简单 。不仅出题量变少了 ,而且出题的方式也更趋近于书本 。复习建议就是在最开始的阶段 ,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的去理解普通物理这门课的内在结构和一些专有名词 。这段时间是你刚接触我这门课的时候 ,不要轻易放弃 ,也不要糊弄自己 。把除了这本参考书以外的其他出版社的书也看一看 ,熬过了这段时间就开始步入专业课的学习通读教材做题 ,书后的习题和配套的练习题都可以 ,系统的学习同时结合着真题寻找经常出题的知识点 ,夯实基础 ,查缺补漏 。最后的阶段把所有需要背的知识点总结脱离书本进行背诵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和模式 ,做题一定要动手千万不能只用眼睛看 。
(四)628量子力学
书:《量子力学》(曾谨言)
我最开始接触量子力学之前 ,这门课的了解不多书看起来也有些困难 ,所以选择了曾的相关教材 ,一般书本上的知识取决于考生自己 ,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这就是最开始的阶段 ,之后也是做相关的习题 ,做题的时候最好结合着书找到书中公式 ,另外推荐几本练习册《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还有历年真题 ,这些都要在了解教材之后反复琢磨 ,尤其是真题 ,真题往往能看出来一个老师的出题思路和最爱考的公式 。这部分建议大家控制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一般在九月份之前一定要把教材中的内容完全了解 ,并且能脱离书本做题 ,因为习题册上的知识特别多 ,习题册适合你在后期规范答题和查缺补漏用 。如果你在做题 ,后期包括做错题的时候还在翻书 ,那你的题做的就没有什么用 。
四 、关于复试
复试方式和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的复试考试科目是《热力学.统计物理》 ,在初试中也涉及到热力学的知识 ,所以复试有一部分是初始涉猎过的 。这段时间可以先休息一个月左右 ,再出成绩之前开始做好复试的准备 ,因为可能复试分出来之后 ,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进 ,就没有什么心思准备复试了 ,出成绩之前尽早的准备 ,如果即使你没进复试 ,也是一种锻炼和学习 。
网络复试包括但不限于面试问答 、计算书写等具体形式 ,均需在视频连线之下进行 。主要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 、专业素养 、综合能力 、英语水平等 。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与报考专业相关本科主干课程 ,加试不合格者(每门满分为100分 ,有至少一门低于60分为不合格 ,下同)不予录取 。考核形式另行通知 。对于在网上报名时仅获得本科结业证书 ,在复试前又获得了本科毕业证书者 ,复试时仍须加试 ,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
录取成绩计算及录取规则
1.复试成绩满分100分 ,占录取成绩的40%;
2.录取成绩计算公式: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复试成绩 、录取成绩均保留小数点两位);
3.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 ,确定为复试不合格 ,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 。
4.各研究方向分别进行录取成绩排序 。先录取一志愿考生 ,后录取调整研究方向考生 。未被一志愿研究方向录取或自主放弃一志愿复试的考生可提出书面申请 ,调整至同一专业下其他招生计划充足的研究方向参加复试 。调整研究方向考生按复试批次 ,分批次排名 ,分批次录取 。
5.考生按录取成绩排序优先录取 。通过计算录取成绩正好处在录取名额边缘的录取成绩并列的考生 ,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 。如果初试成绩也出现并列的情况 ,在学院内没有剩余计划可用于补充的情况下 ,则并列的几名考生均不录取 。
调剂
1.第一志愿报考大连理工大学的考生达到我院的复试分数线 ,并且复试合格并被确定录取的 ,原则上不能再调剂到其他院校 。
2.第一志愿报考大连理工大学的考生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未达到我院复试分数线或未被我院录取的 ,可自愿申请调剂到其他院校 。
五 、写在最后的话
总结一下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首先要明白物理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学科 ,无论是跨专业自学还是复习一定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力学 ,热学 ,电磁学 ,光学 ,数学物理方法 ,理论力学 ,热力学统计物理 ,电动力学 ,量子力学 。还要知道初试和复试的复习方法是不同的 ,初试科目不仅要深刻理解物理意义 ,而且要不断做题练习 ,提高自己的运算推导能力 。而复试科目只需要做到理解物理意义即可 。补充一点 ,像广义相对论之类上面没有提到的科目初试和复试的笔试都不会涉及 ,但面试中老师有可能会提问到 ,如果能回答上必定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 。
希望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能够调整好心态 ,不要过分紧张 ,从容准备 ,但也要意识到考研的竞争日益激烈 ,一定要认真对待 ,做到有过之而无不及 。祝大家能够梦想成真 ,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3 、量子力学的准备课程
我要看曾谨言的《量子力学引论》需要先读哪些课程?(我的物理水平还是高中毕业的)
4 、怎样学好量子力学?
学量子力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右脑 ,多思考多联想 ,不要陷入数学 。
学好量子力学需要做到两件事:
1. 掌握描述量子力学时用到的数学工具 。
2. 理解用量子力学描述物理系统的思想方法 。
学好量子力学需要掌握的数学工具如下:
1. 一些基本的数学分析知识 ,包括基础的实变函数 ,复变函数 ,常微分和偏微分方程等 。这些我认为任何理科的高等数学或者数学分析课程都会涵盖 。
2. 对一些基本的特殊函数的了解 ,如球谐函数 ,贝塞尔函数等 。这些在物理系本科所开的数学物理方法课程中会有介绍 ,当然自行查阅亦无不可 。
3. 对于线性代数基础概念比较好的理解 ,包括线性空间 ,子空间 ,正交 ,基 ,矩阵和线性变换 ,本征值和本征向量 。尤其要建立起矩阵就是变换 ,和本征向量转化为基的概念 ,因为这是描述量子力学的基础 。这些概念在本科的线性代数课程中也应该清晰明了的建立起来 。
4. 最好有一点群论的基础 ,对理解对称性会有帮助 。
以上是关于学习量子力学需要掌握的数学工具 ,因为看起来是你的难点 ,所以我多花了一点笔墨 。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数学工具后 ,学习量子力学就是一个理解其物理思想 ,即用算符和态描述物理系统的方法的过程 。对此 有几点建议:
1. 找一本好的教材 。如果你是物理科班出身 ,我不推荐曾谨言的量子力学教程(更加不推荐他的习题集) ,不推荐程檀生的现代量子力学教程;推荐Sakurai的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尤其是前三章 ,直接从量子力学的思考方式出发 ,导出一系列物理量的思维轨迹非常精彩 。
2. 关注算符和物理量的推导 ,尤其是角动量 。
3. 一定要做习题 。
4.在学习量子力学的过程中 ,你会遇到无穷无尽的形而上的困惑 ,或者自己无法理解的概念 。我的建议是少思考些哲学 ,多关注下量子力学是怎样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的物理体系 ,从而解决这个体系下的实际问题 。归根到底 ,量子力学不是一种哲学 ,而是我们描述世界的一种方法 。
5 、求教如何自学量子力学
我现在大三 ,学的工科专业 ,但是很喜欢物理 ,决定要考物理专业的研究生 ,现在只能自学物理专业的知识 。其中量子力学这门课让我很是犯难 ,量子力学需要不少的数学基础 ,而我就学过微积分 、线性代数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这远不够学习量子力学的需要 ,而考研时间一天天逼近 ,我很是着急 。还请各位给我指点一下 ,我怎么才能在尽快的学好量子力学?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