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孩洪战辉!洪战辉的个人资料及事迹

1 、洪战辉的个人资料及事迹

洪战辉

洪战辉 ,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 ,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 ,亲妹妹死了 ,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 ,母亲和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 。洪战辉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 。

从读高中时 ,洪战辉就把这个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 ,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 ,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 ,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异地他乡上学 ,如今已经照顾妹妹整整12年 ,

13岁小男孩成了洪家的顶梁柱

1982年 ,洪战辉(小名洪全会)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洪庄村 。在12岁之前 ,洪战辉和众多农村的男孩一样 ,有着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 ,父亲 、母亲 、弟弟 、妹妹和他共同组成的家庭 ,尽管生活很艰苦 ,但也很幸福 。

1994年8月底的一天 ,生活跟洪战辉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他的人生之路从此转弯 。

那天中午 ,洪家发生了一件震惊全村的事儿———洪战辉的父亲洪心清突然发疯 ,不但把家里的东西都砸坏了 ,还殴打自己的妻子 。洪战辉的妈妈看到这种情况 ,赶紧去叫人帮忙把洪心清送到医院 。但是慌忙之中 ,却把只有1岁的小女儿留在了屋内 。等大家赶到时 ,1岁的妹妹已经被爸爸摔在了地上 ,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气了 。洪心清得了间歇性精神病 ,妹妹也永远离去了 。

而此时的洪战辉 ,正上小学五年级 ,还不满12岁 。这年的腊月二十三 ,疯疯颠颠的洪心清临近中午还没回家吃饭 ,洪战辉就和妈妈一起去找 ,在离村5里地的一棵树下 ,父亲不知从哪儿捡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 ,眼光里透出一种父爱 。

无奈之下 ,天快黑的时候 ,一家人把孩子抱回了家 。洪战辉一抱上小女孩 ,小女孩就直往他怀里钻 ,他想起了妹妹 。洪战辉给女婴起名叫洪趁趁 。

1995年8月20日 ,吃过午饭后 ,母亲不停地忙着蒸馒头 ,直到馒头足以让一家人吃一周之后 ,她才停了下来 。第二天 ,母亲不见了 。她不堪家庭重担和疯丈夫的毒打 ,选择了逃离 。

“娘 ,你去了哪里?回来吧 ”弟兄俩的哭声在暮色中飘了很久 。他们不想这样失去母亲 ,不想失去生活的依靠 ,洪战辉哭喊着和弟弟四处寻找妈妈 ,夜已经深了 ,娘那天没有回家 。

似乎一夜之间 ,13岁的洪战辉便突然长大了 。他稚嫩的肩膀开始接过全家生活的重担:抚养幼小的洪趁趁 ,伺候病情不稳定的父亲 ,照顾年幼的弟弟 ,寻找出走的母亲 。

此时 ,洪战辉已到西华县东夏镇中学读初中 ,学校离家有两三公里 。每天上学的时候 ,怕患病的父亲伤害小妹妹 ,他就把小趁趁交给自己的大娘照看 ,放学回到家里 ,再忙着准备全家人的饭 。无奈 ,洪战辉只得抱着女婴向附近的产妇们讨奶吃 。天天讨奶也不是办法 ,洪战辉开始学着卖鸡蛋 、卖冰棍挣钱买奶粉喂养妹妹 。

在读初中的3年中 ,洪战辉无论是在早上 、中午还是下午 、晚上 ,都要步行在学校和家之间 ,及时照顾全家人吃饭 。

1997年7月 ,洪战辉初中毕业 ,成为东夏镇中学考上河南省重点高中西华一中的3个学生之一 。

“我要挣钱读书 ,我要养家”

“接到录取通知书时 ,我正收拾行李准备出去打工 。”洪战辉对记者说 ,“我要去挣钱读书 ,我要养家 。”

当时清醒的父亲用家里的一袋小麦口粮换了50元钱 ,颤抖着递给洪战辉说:“娃儿呀 ,爸对不起你 ,考上了学却没钱上 ”

16岁的洪战辉怀揣50元钱 ,只身一人冒着炎炎烈日跑到周口 、漯河等地 ,因为又瘦又小 ,3天3夜连刷盘子洗碗的活也找不到 ,只得返回西华县城 。此时 ,洪战辉已身无分文 。

洪战辉的执著精神引起了一个中年人的同情 。在软磨硬泡了两三天后 ,那位中年人在自己承建的装雨棚的工地上 ,给了洪战辉一份传递钉枪的工作 。洪战辉拼命地干 ,一个暑假 ,他挣了700多元 。

这年9月1日 ,洪战辉终于按时到西华一中报到了 。而且 ,通过竞选 ,他当上了293班的班长 。

在学校逐渐安定下来后 ,洪战辉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 ,从家里把小趁趁接到了身边 。他又开始像上初中时一样 ,每天奔波在学校与住处之间 。一早 ,他要让小妹妹吃早点 ,再叮嘱她不要外出 ,然后上学 。中午和晚上 ,他从学校打了饭 ,带回住处和小趁趁一起吃 。

来到县城读书后 ,一切开支都大了起来 ,而且高中的学习压力也是初中所无法比的 。但是洪战辉知道 ,如果失去了经济来源 ,父亲的病情好转 、弟弟和妹妹的生活以及自己美好的理想都是空谈 ,打工挣钱成了洪战辉繁重学业之外最大的任务 。

“没办法 ,我要读书 ,我要养家 ,就必须想办法挣钱 ,”从此 ,洪战辉在校园里 ,利用课余时间卖起了圆珠笔芯 、书籍资料 、英语磁带等 ,“鞋垫 、袜子 ,只要能挣钱我都卖” ,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着全家的生活 。

高中生像小商贩一样搞校园推销是被人瞧不起的事 ,甚至引起了一些师生的反感 。一次在某班推销的过程中 ,该班班主任老师毫不留情地将他赶出教室:“你是来读书的还是来当小贩的?你家庭再困难 ,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你父母去做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洪战辉没有辩解 ,强忍住泪水 ,收拾了东西就走 。

洪战辉说 ,只要学校张贴停电通知 ,他就赶紧跑出去批发蜡烛 ,然后一个班一个班去零售;他卖的圆珠笔芯油多笔头小 ,价格又便宜 ,自己用着感觉不好时还主动包退包换 。“其实 ,做再小的事 ,挣再少的钱 ,只要是努力得来的 ,一分一毫都值得自豪 ,”洪战辉说 。

洪战辉边挣钱边学习和照顾小趁趁 ,还得定时给父亲送药 。这种日子持续了一年多 ,在洪战辉上高二的时候 ,父亲的精神病突然又犯了 。

父亲住院需要照顾 、花钱 ,为了借钱 ,洪战辉跑了周围的几个村子 ,求了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 ,但跑了两天才借来40多元钱 。后来 ,西华县南关的一个油漆店老板邓阿姨知情后 ,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把看病所需的2000元钱送到了洪战辉家中 。

生活的压力 、家庭的现状逼迫洪战辉不得不辍学 。高二时 ,洪战辉挥泪告别了难舍的校园 。

回到农村老家后 ,他收拾农田 ,照顾父亲 ,闲暇的时候教妹妹识字 ,并在农闲的时候做点小生意 ,挣钱补贴家用 ,一年挣了六七千元 。

到了2000年的时候 ,小趁趁已经6岁了 ,父亲的病情也控制了下来 。“不读书不学习没有知识是不行的 ,”洪战辉渴望再次回到校园读书 。

刚好 ,洪战辉在西华一中的老师李永贵和秦鸿礼调到了西华二中 。两位老师一直关心着洪战辉 ,他们让人给洪战辉捎信:希望洪战辉能重回高中学习 。由于二中的高中部是新建的 ,洪战辉成了西华二中的一名高一新生 。

洪战辉又把小趁趁带在身边 ,她也到了上学年龄了 ,秦老师帮助在附近找了所小学 ,小趁趁也开始上学了 。

“我不能倒下 ,我要考上大学 ,改变自己的命运”

新的高中生活又开始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 ,在边挣钱边学习边照顾小趁趁的同时 ,洪战辉还多了一个工作———辅导小妹妹的学习 。

洪战辉告诉记者 ,读高二时 ,他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包子店干活 ,每月老板支付30元工钱 ,早上可以免费吃包子 ,他就多吃 ,午饭和晚饭就可以省下了 。

生活在平淡中继续 。2002年10月 ,父亲的精神病第三次犯了 。他把父亲送到了一家精神病医院 ,可是交不起住院费 。而且不久 ,正上初一且成绩全班第一的弟弟洪锦辉不辞而别 ,外出打工了 。

10月底的一天 ,扶沟县一家乡镇精神病院被洪战辉的孝心所感动 ,答应免去住院费只收治疗费 。洪战辉赶紧回家取住院用的东西 ,到家后又连夜骑上自行车赶往医院 。家到医院有近50公里路 ,夜已经很深了 ,连续奔波3天的洪战辉极度疲惫 ,骑着骑着 ,眼睛就睁不开了 ,结果连人带车栽倒在路旁的沟里 等他醒来时 ,自行车压在身上 ,开水瓶的碎片散落一地 。

也不知在沟中躺了多久 ,洪战辉想起了妹妹和父亲 。他咬着牙对自己说:“我不能倒下 ,我倒下了 ,父亲的病就没人管了 ,妹妹就没人管了 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终于顽强地站了起来 。

洪战辉告诉记者 ,他看到学生对复习资料的需求量很大 ,就利用星期天的时间 ,坐车到郑州批发图书回学校来卖 。为了节省成本 ,从郑州汽车南站到西郊的郑州图书城 ,他有时步行几个小时 ,脚都磨出了血 。

洪战辉的河南老乡杨宏志和宁丹都告诉记者 ,在河南省的西华县和临近的太康县 、扶沟县 ,2002年前后的高中生 ,对洪战辉都有很深的印象 ,不少人还借钱给他做本钱 ,他常到学校的班级内推销书籍 、笔芯等 。他们就是在买资料时和洪战辉成为朋友的 。

就是在那段时间里 ,洪战辉仅卖一本文言文翻译的资料 ,就卖了5000多册赚了两万多元 。由于洪战辉的情况同学们都了解 ,再加上他诚信经营 ,生意很红火 ,甚至外校的学生也来他这里购买图书 。

2003年6月 ,断断续续读了5年高中的洪战辉 ,终于迈进了高考考场 。

“也许 ,那时没人理解为何我能断断续续读5年高中而不放弃学业 。5年中 ,停学挣钱一年 ,5年中我晕倒过16次 ,但每一次都站了起来 ,”洪战辉说 ,“5年中我从没接受过一次捐款 ,但当我做小生意卖书时 ,班里的同学几乎把所有的生活费都借给了我 ,”洪战辉很是自豪和感动 。

“我会牢牢记住帮助过我的人 ,我要帮助更多的人”

高考成绩公布后 ,洪战辉以490分的成绩被湖南怀化学院录取 。可5200元的学费和要照顾妹妹让他很是为难 ,利用暑假 ,他打工挣了2000元 ,决定先到湖南看看 ,把妹妹托付给了大娘 。

大学新生报到当天 ,他交了1500元学费后 ,就干起了老本行做了“小商贩” 。当他看到许多报到的新生纷纷向家里打电话时 ,就四处打听 ,寻找电话卡的销售渠道 。他找到一位电话卡销售商那里 ,把身上仅有的500元全部购买了电话卡 ,当天晚上就卖了100多张 ,两三天就赚了六七百元 。

为了挣钱 ,洪战辉可谓想方设法 ,后来他还逐渐代理了步步高复读机 、电子词典和丁家宜化妆品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总经销 ,他还垄断过学校19栋学生宿舍楼的纯净水供应 、电话机的安装等 。

2004年春节 ,洪战辉回到河南老家 ,看到失学在家的小妹 ,非常愧疚 。“无论如何 ,不能再让妹妹辍学 ,我要带着妹妹上大学 ,”洪战辉暗下决心 。

回到怀化后 ,洪战辉开始为小趁趁联系学校 。终于有一天 ,当他到鹤城区石门小学找校长提出妹妹插读的请求时 ,校长同意了 。

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李红娥最先知道了洪战辉想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情 。李红娥对洪战辉说:“我们宿舍还有一张空床 ,你把小妹带来吧 ,我帮你照顾她 。”

2004年6月底 ,洪战辉打电话给正在河南工业大学上学的高中同学张永光等人 ,让他们帮忙把妹妹带到怀化 。他要利用暑假挣钱 。

6月27日 ,小趁趁终于在怀化火车站见到了哥哥 ,她一下子抱住洪战辉的腿 ,久久不愿松开 。

2004年暑假 ,洪战辉一位宋姓高中女同学从河南来看望他时 ,一见小趁趁就非常喜欢 ,亲切地叫她“小不点” 。从此 ,大家都纷纷叫她“小不点” 。

暑假过后 ,“小不点”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一早 ,她背着书包去上学 。中午 ,在校吃中餐 。回到学院寝室后 ,洪战辉还给她补习功课 ,教她普通话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小不点”学会了做饭 ,如果哥哥出去推销东西回不来 ,她就一个人做饭等哥哥回来吃 。路上看到空瓶子 ,她会捡回来 。遇到哥哥从市里进了学生用品回来 ,她也会帮着搬运 。妹妹的懂事让洪战辉很是欣慰 。

当社会各界知道洪战辉的情况后 ,不少人提供财力 、物力的帮助 ,但被他谢绝了:“不接受捐款 ,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 、自强才是最重要的 。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 ,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 。”

怀化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王荣告诉记者 ,学校了解到洪战辉的情况后 ,破例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间寝室 ,方便他照顾妹妹 。在学院的帮助下 ,洪战辉还在学院附近的怀化市鹤城区石门小学为妹妹办好了插读手续 。

学校的老师也被洪战辉的事迹所感动 ,一些老师纷纷捐款 。有一次老师捐了3190元 ,当老师把这些钱交给洪战辉时 ,他不接:“比我困难的同学有的是 ,更重要的是我现在已经知道了怎么去养活自己了 。”洪战辉态度很坚决 ,无奈之下 ,学校只好冲抵了洪战辉的部分费用 。大概一年后 ,系里师生又为洪战辉捐了一部分款 ,但这次洪战辉坚决拒绝了 。学生处专门给他每月拨的200元补贴 ,反复催促他也不去领 。

洪战辉对金钱有着自己的原则 ,他认为 ,不是用自己双手挣来的钱 ,决不能花费到自己身上 。在大学期间 ,他曾屡次拒绝别人的捐款和资助 。虽然他的生活非常拮据 ,但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 。

洪战辉的同班同学贺荣华这样评价他说:“别人给他捐助他拒绝 ,但是他还喜欢帮助别人 。”

洪战辉说:“我会牢牢记住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 ,我要成立一个基金来帮助更多的人 。”他强调说 ,这个基金是责任基金 ,而不是一般的爱心基金 。我想用这种方式帮助那些人 ,等到那些人成功以后 ,他们也把自己的一份力量重新注入这个基金 。

“我想告诉那些处于贫困中 、挣扎中的人们 ,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不要怨天尤人 ,最主要的是你怎么去改变你自己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改变你自己 。”洪战辉高兴地说 ,考入大学后 ,每年春节回家 ,都能欣慰地看到久病的父亲病情大有好转;2004年年底 ,母亲也感到了愧疚 ,回到了久别的家中;在外漂流了多年的弟弟现在也有了消息 。我作为普通人 ,还会一如既往地去做我该做的事情 ,去尽我该尽的义务和责任 ,平和 、静心 、无悔 、无愧地走完这一生 。

洪战辉 ,人生的榜样 。

中国男孩洪战辉!洪战辉的个人资料及事迹

2 、遇到道德绑架 爱心绑架 该怎么办

所谓的“道德绑架” ,只可能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 ,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 ,或混淆政治义务和道德义务的情况下才成立 。 比如 ,要求一个人舍身救人 ,否则就要谴责 ,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 ,这尽管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 ,这也是道德绑架 ,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 。“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 ,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 ,根源就是道德判断逻辑的混乱 。 目前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 ,社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分别代表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 。 观点一(保守主义):但是 ,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达到 ,连道德义务都没尽到 ,用道德底线的标准 、尽道德义务的要求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就不仅不是道德绑架 ,相反是在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 。那些把什么都称之为“道德绑架”的人 ,等于连这样的道德底线和道德义务都要取消 。 观点二(自由主义):“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 ,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 、“理解” 、以及“尊重” 。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 ,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 ,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 ,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 一词本身概念极其模糊 ,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 ,但凡他的行为还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 ,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 。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 ,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 。但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 ,即“道德底线论”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对“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进行批判) ,从根本上即是“道德绑架” 。所以 ,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 ,“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本身不应存在 。 伪道德主义由于把政治义务与道德义务 、不同的道德标准混在一起 ,难以在国家与社会间划出一条边界 。而道德虚无主义则拒斥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 。在当下中国 ,它们实际上可以推杯换盏 ,称兄道弟 。一 、刘福成为了筹钱给女儿治病而向国内六位富豪求助的事件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不久 ,被求助的富豪中有两位表示愿意捐助 。 二 、网友呼吁大奖得主捐钱 。广东省电白县18岁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 。蔡家已花掉10多万元 ,负债累累 。如果彻底康复 ,蔡燕梅必须换肾 ,手术费用逾20万元 。 3月19日 ,网友“冰尘”大胆建言:“我们找出买彩票中了奖的彩民 ,让其捐献25万 ,挽救一条生命……”巧的是 ,3月21日 ,电白县就有一名彩民中得双色球两注头奖 ,总奖金高达1200多万元 。 3月26日 ,数个网友戴着口罩和鸭舌帽 ,来到投注站 ,手拉“救救蔡燕梅吧!伸出援助之手 ,让18岁的生命延续”的求助横幅 ,呼吁当地刚中了1200万元的大奖得主捐资救人 。 三 、前不久 ,中国男孩洪战辉作客央视新闻会客厅 ,接受了记者李小萌的专访 。洪战辉在节目中重点谈了自己成名后的烦恼 。其中 ,最让洪战辉迷惑不解的是 ,自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后 ,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做了近150场报告 ,而这些报告全部是免费的 。洪战辉说他想过要收出场费 ,可是又不敢收 。 洪战辉为什么想要收出场费呢?按他自己的话说 ,他觉得一个人付出劳动就应该有所回报 ,他出去做报告 ,其实也是一种劳动 ,是在给别人做一种精神上 、能力上 、心理上的培训 ,这种劳动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 。可是 ,他为什么又不敢收呢?他说如果收了出场费 ,一定会引起人们的非议 ,觉得作为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 ,根本就不应该计较经济上的利益 。平常有人也时刻提醒洪战辉:你是一个公众人物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所以 ,洪战辉听从了这些人的劝告 ,以所谓的责任感做着无数的义务劳动 。当然 ,为了不让自己太吃亏 ,不被他人不恰当地利用 ,对有些采访和邀请 ,洪战辉现在已经开始学会了拒绝和回避 。 洪战辉的烦恼是其他众多道德偶像精神世界的缩影 。它带给了我们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树立什么样的的道德偶像?一个被社会推崇为道德偶像的人 ,究竟该如何做一个主体的人?特别是在社会商业规则和公众道德诉求面前 ,道德偶像们该如何作出自己的选择? 四 、2006年9月 ,为了筹集孩子“神经干细胞移植”所需的4万元手术费 ,一位母亲向王菲 、李亚鹏夫妇发出求助信 ,这封信刊登在了报纸上 。 五 、2006年3月 ,北京地铁车厢里 ,一个身披袈裟的男子扮成“唐僧” ,号召乘客转告李宇春 、徐静蕾等名人向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献爱心 ,得到媒体广泛报道 。 六 、这回轮到了人气正旺的美女明星范冰冰 。也许是明星们的财富太惹火 ,每每有穷困的老百姓通过媒体向明星们求助 ,而明星恰好又无甚反应时 ,总免不了一阵舆论的狂轰猛炸 。最近有报道说 ,国庆期间几位演艺界人士号召参加“明星一起来”扶贫活动 ,范冰冰拒绝加入 ,不少地方报纸相继转载 ,攻击明星为

中国男孩洪战辉!洪战辉的个人资料及事迹

3 、洪战辉的光荣事迹

洪战辉 ,河南省西华县人 。湖南怀化学院03级学生 ,中南大学在读大学生 。因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 ,2005年 ,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成为时代偶像 。2010年在湖南宁乡花明楼镇挂职党委副书记 。这位尚未毕业便挂职当上了“村官”的大学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

1994年 ,洪战辉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 ,造成妻子受伤骨折 ,女儿意外死亡 ,家里欠下巨债 。随后 ,父亲又捡来了一个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婴 。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 ,母亲离家出走了 。年仅13岁的洪战辉 ,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 、照顾年幼弟弟 、抚养捡来妹妹的家庭重担 。这副重担 ,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不易 ,何况一个10多岁的孩子!但洪战辉没有退缩 ,一挑就是12年 。为了挣钱养家 ,他像大人一样 ,做小生意 ,打零工 ,拾荒 ,种地 。他利用课余时间卖笔 、书 、磁带 、鞋袜 ,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做杂工 ,周末赶回家浇灌8亩麦地 。在兼顾学业和谋生之时 ,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 。为了带好捡来的妹妹 ,洪战辉费尽心血 。每天晚上 ,他都让妹妹睡在内侧 ,以防父亲突然发病伤及妹妹 。妹妹经常尿湿床单 、被子 ,他就睡在尿湿的地方 ,用体温把湿处暖干 。从高中到大学 ,他将妹妹一直带在身边 ,每天都保证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个鸡蛋 ,自己却常常啃方便面 。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 ,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 ,每天不管学习多忙 ,都坚持接送妹妹 ,辅导妹妹功课 。为了治好父亲的病 ,洪战辉吃尽苦头 。2002年10月 ,父亲突然发病 ,因为没有钱 ,他不得不在一家精神病医院门前跪求治疗 ,在他孝心的感染下 ,2005年底河南第二荣康医院主动将他父亲接去诊治 。现在 ,父亲的病情已明显好转 ,出走的母亲 、打工的弟弟也相继回家 ,一家人终于重新团聚 。

mobi图书小编
mobi图书小编管理员

上一篇:明星人体!人体艺术模特汤加丽 ,日搜索10万次 ,如今近况如何?
下一篇:新华书店网上购书!四川成都新华书店的网上书店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