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好不好

1 、中国国家地理好不好

“国家地理”非常好 ,内容非常丰富 。

《中国国家地理》 ,原名《地理知识》 ,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 ,由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 。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 ,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 、人文景观和事件 ,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 ,另外亦涉及天文 、生物 、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

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社长1997年至今 ,总编辑2000年10月至今) ,杂志社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 。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 ,创刊于1950年 ,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 ,一年后增至16页 。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 、中外国地理 、自然地理 、地图及地理调查法 、地理教学 、地理资料等 。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好不好

2 、杂志主页是什么

问题一:杂志主页是什么意思 首先说明一下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期刊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 ,一般都是各大院校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根据主管主办单位进行级别的分类 。

由国家部级单位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由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二级期刊 。

以上两类刊统称为国家级期刊 。

例如:

《中华医学杂志》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该刊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医药卫生类领军刊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 、核心期刊 、该刊英文版更是SCI ,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 ,但是该刊若按级别划分则为国家二级期刊(由此可见期刊的级别与期刊的质量没有关系) 。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分类一样:省厅主管或主办为省一级期刊;省协会或学会等主管或主办为省二级期刊 ,这两类期刊统称省级期刊 。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追问 。

问题二:《读者》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 读者没有官方网站 ,以前有 ,现在关闭了

《意林》yilin/

《青年文摘》qnwz/index

问题三:《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主页是什么? 网站地址:watergasheat/index.asp 不是很好找的吗?

如果你真的写得很实用或有创新 ,那不中也难

审稿期在建筑类核心期刊排行榜上排第八 ,见zhidao.baidu/question/46509580

问题四:cell杂志官网是什么? cell/

问题五:Sci期刊主页里FEB代表什么意思 SCI

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 ,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 ,创刊于1961年 ,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 。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 。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 。现为双月刊 。ISI除了出版SCI外 ,还有联机型据 SCISEARCH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 ,包括有:自然科学 、生物 、医学 、农业 、技术和行为科学等 ,主要侧重基础科学 。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 、40多个国家 、5O多种文字 ,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 、英国 、荷兰 、德国 、俄罗斯 、法国 、日本 、加拿大等 ,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 ,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 ,在选用的 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 。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 ,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 。因而 ,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 ,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一 。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 ,争相角逐的焦点 ,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

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 ,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 。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 ,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 ,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 。另外 ,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 ,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看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 ,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 ,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 ,某一提法是否成立 ,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 。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

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 、跟踪国际学术前沿 、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

SCI选取论文情况

SCI论文润色选取期刊 、论文标准较其他刊物严格 ,已成为公认事实 。SCI每年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不等 ,究其原因相当复杂 ,有语言 、政治 、经济 、科技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 ,也有其严格执行选刊和论文选取标准的原因 。SCI每年都要充实和调整使用刊物种数 。

经有关部门调查指出 ,SCI选刊依据主要有三方面:编辑质量 、引文指标和专家评审 ,其中引文指标最为客观 。经统计1995年 SCI收录我国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0.4 ,平均不足0.2 3 ,而同年SCI收录的3 4 0 0多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 ,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到48.9 ,可见我国期刊的引文指标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大 ,这恐怕是影响我国期刊入选 SCI的重要原因之一 。

面对现实如何提高投稿入选率 ,我们觉得应从两方面引起注意:一 、力争向国外投稿 。SCI选刊情况虽在不断变化 ,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圈刊物 。据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 ,1996年SCI收录我国论文期刊种数虽减少 ,但排位却由15升至14名 。增长的原因 ,主要是我国论文进入SCISEARCH的期刊数量增多了 。从进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论文看 ,有 91%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只有9%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据专家分析 ,几年内国内......>>

问题六:Nature 和Science 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免费的吗? nature/nchina/index sciencemag/current.dtl资料应该有免费有收费的 ,如果你具体查的话 ,还是找找你的大学倒是比较好 。

问题七:花火杂志的官网是什么? s-merry/花火所属的魅丽文化

问题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网址是什么? 中国国家地理新官网: dili360 中国国家地理老官网: g 《中国国家地理》 ,原名《地理知识》 ,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 ,由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 。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 ,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 、人文景观和事件 ,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 ,另外亦涉及天文 、生物 、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 现任杂志社社长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总编辑为单之蔷 。

问题九:socool杂志官网是什么 vgame/index/index.asp

问题十:请问cell press包含多少种期刊 ,主页中的trends journal是什么意思 20分 Cell Press 的期刊是生物医学方面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 。通过Cell Press 网站或ScienceDirect ,您可以服务其出版的14种期刊网络版 ,迅速地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 。15种期刊名称及简介如下(可以通过主页的滚动图片菜单查看 ,或者cell press 简介):

期刊简介如下:

三十年来 ,Cell 始终关注生物学方面最前沿的第一手学术资料 ,在出版业中树立起行业典范 。从未有其它刊物能如Cell 一般长期为用户带来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 。文章质量高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门类榜首

全面介绍免疫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出版学术论文和评论 ,超越狭义上的免疫学概念 ,将外延扩展至与其相关 ,或与有机体免疫系统相互影响的所有系统中 。

致力于将新型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基础和临床癌症群体 ,促进两者间的沟通交流 。在癌症研究领域 ,Cancer Cell已成为出版前沿学术论文的权威刊物 。

作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原创研究 、深入探讨或结构调研信息方面的权威论坛 ,Structure总能提供最丰富的资料 ,让读者及时掌握其研究领域的最新资讯 。

涵盖整个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紧扣主题 ,以独特的视角将权威的学术论文与深入分析结合起来 。跨学科分析 、快速敏锐的评论 ,Current Biology 无疑是寻求出版 、阅读生物学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之人士的首选 。

关注分子 、细胞和发展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学术成果 ,同时Neuron 也致力于系统研究(包括视觉 、听觉 、运行和边缘系统) 、神经成像 、学习 、记忆 、行为和附加认知学习等方面的科技动态 。

全面介绍细胞生物学和发展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主要出版各种评论资料及核心研究成果 。

创建于1997 年 ,作为Cell配套刊物的Molecular Cell在分子分析学领域独占鳌头 。其研究主题涵盖从基础结构到人类病理基础等诸多方面 。

创建时即以连系化学合成学和生物调研学为已任 ,现已成为本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刊物 。致力于出版最为优秀的学术成果 ,尤其适用于从事蛋白质阶段前沿研究的研究者 。

trends journal也是其旗下的网络期刊 ,影响因子也大都在10左右 ,这是Cell Press从2007年开始出版的Trends (趋势)期刊 。

如有疑问请追问 ,解决问题还望采纳 。...>>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好不好

3 、现在进入了地壳活跃期吗

现在进入了地壳活跃期吗

4 、中国国家地理

一 、《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期刊 ,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 ,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 ,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 。另外 ,该刊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 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 ,执行总编为单之蔷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称号 。

[编辑本段]二 、《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 ,创刊于1950年 ,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 ,一年后增至16页 。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 、中外国地理 、自然地理 、地图及地理调查法 、地理教学 、地理资料等 。 1954年 ,《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 ,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 。但不久后影响消失 ,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 ,至1957年时增至48页 ,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 ,《地理知识》也不例外 ,在此期间 ,《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 ,时断时续 ,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 1998年 ,该杂志全面改版 ,页数增至84页 ,翌年增至100页 。 2000年10月 ,《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 ,随后亦在台湾 、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 2004年 ,《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 ,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 2005年10月 ,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 ,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 ,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 。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 2008年3月 ,《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 2009年1月 ,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 ,页码加到176页

[编辑本段]三 、《中国国家地理》发展思路

1929年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 ,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 ,俯瞰世界……”这段话 ,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 。 如今在中国 ,《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 。2006年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 ,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 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 ,这是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 ,杂志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 。

内容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 ,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 ,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 。“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 ,还是那句老话 ,内容为王 。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 ,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 。”李栓科说 。 “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 ,印证了李栓科的话 。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 ,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 ,整个9月 ,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 。 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 ,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 、壮丽山河的象征物 ,而寻找的结果是 ,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 。”而为了这个发现 ,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 ,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 、学者 ,分头探访 。 “对于一本杂志来讲 ,最重要的是编辑部 ,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 。如果没有打不烂 、揉不碎的编辑部 ,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 。”李栓科表示 。 伴随着内容的提升 ,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 。 这一路走来 ,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 ,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 。“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 。”回顾那段经历 ,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 据介绍 ,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 、一个媒体组 。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 ,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 ,“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 ,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 ,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科学的真实

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 ,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 ,“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 ,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 ,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 。《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 、热点 、疑点地理故事 ,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 据了解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 ,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 ,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 ,也曾有过鼎盛时期 。但从1982年开始 ,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 ,《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 ,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 。 1998年 ,《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 。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 ,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 。2001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 ,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 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 ,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 。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 。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 ,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 。” “另外像全球变暖 ,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 ,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 。对于沙尘暴来讲 ,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 。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 ,靠大气层输送 ,带到很远的地方 。” “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 ,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 。把这些内容做好了 ,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 。”李栓科告诉记者 ,“最关键还是内容 ,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 。我们80%的精力 、物力和财力 ,都是用在编辑部 。”

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 ,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 。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是创刊于1950年的《地理知识》 ,1997年月发行量约为1万册 。1998年大幅度改版 ,2000年改现名 ,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 。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 ,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 ,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 。 这一思路还大有进一步具体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 。任何内容都要经过被关注 、认知和解读 ,其内在价值才能被受众所认识和接受 。而受众会注意什么又受到他们既有认识的影响 。媒体传递的内容如果既可以归属到他们所熟悉的领域 ,同时又能提供新的信息 ,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 受众的既有认识是诸多观念的有机结合 ,各种各样的常识是他们构建自己观念世界的基本骨架 。其实常识原本就是既为公众普遍知晓 ,又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 。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 。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 ,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 。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 ,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 ,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 。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 ,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 。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 ,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 ,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 。再如 ,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 。

5 、中国最美公路排名2021

12月5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最美公路的榜单 ,而海南的环岛公路位列东部滨海区域最美公路第二名 ,那么具体的中国最美公路排名详情以及相关的消息 ,下面一起来看看 。

30条最美公路入选榜单

据了解 ,此次上榜的30条最美公路涉及十个公路类型 ,分别是大横断公路 、天山山地公路 、黄土高原公路 、南方喀斯特公路 、秦巴山地公路 、东南丘陵公路 、东部滨海公路 、林海雪原公路 、绿洲荒漠公路和青藏高原公路 ,这十个类型涵盖了中国丰富的地貌和景观类型 ,同时覆盖了从沿边到海岸 ,从东西横穿到南北纵贯的全部公路范围 。

据了解 ,这十个区域类型 ,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依据《中国公路自然区划》范围确定的 ,在近六个月的评选和线上征集过程中 ,数十名专家学者依据公路评选范围和打分标准 ,同时结合线路的实地考察 ,在选定的十大区域内筛选出了百余条公路 ,并最终从中选定了30条公路进入榜单 。

发布仪式上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表示 ,这份榜单的意义 ,不仅在于要建立一个可以回溯 、可以查验的公路审美标准 ,还在于由路及景 ,让读者看到了中国公路的多元美 、差异美以及景观的极致之美 。携程集团执行副总裁 、首席市场官孙波通过视频表示 ,“路上的旅途 、旅途的路上”已经构成了独特的景观文化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观赏 、游历 、体验 ,而此次评选的结果和各类内容的发布 ,一定能够让大家全方位地了解 、观看 、感受更加真实的美丽中国 。

中国最美公路排名2021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未央歌 魅冬!推荐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说 。反正是自己认为最好看的 ,不限多少哦 。
下一篇:虚云大师!虚云老和尚的十大弟子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