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谁发表的

1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谁发表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 ,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 、完整的介绍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李大钊是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谁发表的

是李大钊在1919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该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 ,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 ,而且是学识渊博 、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 ,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 ,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谁发表的

2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谁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先生发表的 。1919年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该文既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 ,也标志着李大钊已经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

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实际 ,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落后 、民族衰落的原因是外国列强的入侵 。李大钊认识到 ,废除不平等条约 ,求得民族解放只是走向民族复兴的第一步 。他进一步阐明 ,中国要走向复兴绝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在他看来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走社会主义之路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 ,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点 ,着力论证这一史观在整个马克思学说中的重要价值 ,并围绕它来展开对其他学说的分析 ,认定它“在人类思想有效果的概念中 ,占优尚的位置” 。所以我们看到 ,李大钊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解析“唯物史观”便不足为怪了 。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 ,李大钊回顾了西方文明史上历史的唯物论者的主要论旨 ,还原了其发生 、演变的基本历史过程 ,证明马克思并不是首创者 ,却“持有独特的史观” 。

来源:共产党员网——学习李大钊精神 ,投身伟大事业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谁发表的

3 、1919年十月十一月李大钊分两期在什么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1919年10月 、11月 ,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该文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 。与以往一些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片断的 、不确切的表述不同 ,李大钊的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

该文的发表 ,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

除李大钊外 ,留学日本期间接触和研究过马克思主义的几位进步青年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也起过重要的作用 。李达于1918年在日本学习时 ,曾经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 。

一年后 ,他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 ,先后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 ,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不同的” 。从1919年秋到1920年夏 ,他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 、《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 ,寄回国内出版 。

这些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对国内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杨匏安从日本回国后 ,于1919年10月至12月间连续发表文章 ,对各派社会主义学说的要点及其创始人的生平进行了介绍 。

他在同年11月至12月发表的《马克思主义》一文 ,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作了比较全面而简要的阐述 。这是中国人所写的又一篇比较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此外 ,李汉俊回国后也发表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

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 ,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 ,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放弃在中国的特权 。苏俄政府对华宣言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而且也吸引更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关注苏俄的内外政策 。

这对扩大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在此前后 ,《新青年》 、《每周评论》 、《民国日报》 、《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据统计 ,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 、恩格斯著作的译文 。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 ,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每周评论》在摘译《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内容时 ,编者还加了这样一段按语:“这个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见 。他们发表的时候 ,是由1847年的11月到1848年的正月 ,其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 ,要求各地劳工的联合 ,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 。”

到这时 ,五四运动前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已发展成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有人描述这种情形说:“一年以来 ,社会主义底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 。报章杂志底上面 ,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 ,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主义(即布尔什维主义--引者注);

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底理论 ,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底历史 ,蓬蓬勃勃 ,一唱百和 ,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 ,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 。”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 ,中国南北方各形成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北方是北京 ,南方是上海 。在北京 ,1920年3月 ,由李大钊主持 ,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著名的“亢慕义斋”(“亢慕义”为英文Communism的音译 ,意为“共产主义”)就是这个研究会的办公室和图书馆 。

在上海 ,陈独秀等于1920年5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这两个中心 ,先后同湖北 、湖南 、浙江 、山东 、广东 、天津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深刻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联系 ,从北京 、上海分别向各地辐射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 ,还有一条特殊的渠道和一支特别的队伍--五四运动前后出国勤工俭学的青年知识分子 。从1919年初到1920年底 ,全国各地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就有1600多人 ,还有一些人去了英国 、德国和比利时 。

这些有志于改造中国的进步青年 ,直接接触到产生马克思主义的欧洲社会 ,在那里认真学习和探求真理 。他们到工厂做工 ,亲身体验工人阶级的生活 ,思想感情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许多人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推求 ,最后作出自己的抉择 ,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

他们中的一些人还通过通信等方式 ,向国内思想界传播马克思主义 。同时 ,一些原来由学生和华工组成的以“工读” 、“互助”等为信条的勤工俭学组织 ,也转向信仰共产主义 。其中在勤工俭学励进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工学世界社 ,于1920年12月底召开大会 ,表示要以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为宗旨 。

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先进分子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主要观点 。在唯物史观方面 ,他们介绍了社会的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矛盾运动等观点 。

在阶级斗争学说方面 ,着重阐释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定义 ,阶级的划分和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基于经济利益的不同的观点 ,以及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政权 ,建立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等基本思想 。

在剩余价值理论方面 ,着重围绕资本的本质 ,介绍了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生产过程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 ,是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观点 。此外 ,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也进行了介绍 。

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观点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介绍 ,使人们对这一科学理论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同时 ,他们又认真地把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比较 ,使人们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他们的介绍和传播 ,引起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特别是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极大兴趣 。

中国先进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 ,是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 ,不是在玩弄新的词藻 ,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为担负起改造中国的历史使命在寻求和掌握革命的科学理论 。

因此 ,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 ,并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 。

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条件直接阅读外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没能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 ,因而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的弱点 ,但他们在学到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后 ,就积极投身到实际斗争中去 ,努力用这些新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 。

他们深入到工厂 、农村进行社会调查 ,了解民众的疾苦 ,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

4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名词解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名词解释如下:

1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英文是Marxism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 ,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是马克思 、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 、思维科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 、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

2 、共产者宣言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写成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2月24日 ,《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

3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自由 、个人利益 ,强调自我支配的政治 、伦理学说和社会哲学 。实质上 ,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出发 ,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 、看待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世界观 。

4 、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s) , 有时也称为经济学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是通过对过去的经济理论发展和变迁的追溯 ,针对"经济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进行考察的经济学分支 。

5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 ,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 、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mobi 弗雷德·斯皮尔
下一篇:超级潜能.mobi 亚当·皮奥里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