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意思是从有余那里取出一部分来弥补不足的这一方 。
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损不足而益有余 。”该书内容涵盖哲学 、伦理学 、政治学 、军事学等诸多学科 ,被后人尊奉为治国 、齐家 、修身 、为学的宝典 。它对中国的哲学 、科学 、政治 、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
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自然的法则 ,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 ,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 ,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 ,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 ,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
2 、英雄志这本书写得怎么样
英雄志简介:
金庸封笔古龙逝 ,江湖惟有英雄志
金庸封笔 ,古龙辞世之后 ,武侠世界里很是寂寞了一阵 。后来虽有黄易诸公各擅胜场 ,毕竟等而下之 ,难起第二座高峰了 。
很多人都曾认为 ,金庸已经把武侠发展到了极至 ,在给读者以至醇至美的回味之余 ,也给后来的武侠作家竖起了一道到此叹为观止的藩篱 。这样的论断在几年来一直被传诵为公理——直到孙晓《英雄志》的出现 。
初读《英雄志》的时候 ,对这个无名作家还不太以为然 ,小说的开篇虽然气氛诡异 、悬念紧凑 ,但还是觉得仅仅是一部“好看”的故事而已 。而越读下去 ,却越是惊叹!一百多万字的篇幅竟是三天三夜一口气读完的 ,真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随着阅读的过程 ,伴随“孙晓”这个名字而形成的定义不断在心中改变 。终于释卷之后 ,竟茫然若有所失 。
后来的多日里 ,还不断回味着这个宏大的故事 ,也暗中把它和前辈先贤的作品做了些粗略的比较 。感觉上 ,金庸的作品虽多有真实的历史场景 ,却更偏重于感情纠葛 ,在儿女临歧之外的笔墨 、政治寓言等等 ,总嫌文人气的粗疏与稚气 。古龙的作品则才气胜过修为 ,终非大家 ,且良莠不齐 ,水准悬殊太过 。而孙晓的这部《英雄志》 ,却在通俗文学意义上的成功之外 ,真正攀升到了“文学”的高度 ,在“雅”与“俗”的两块领域里都足以和天下一流高手一争短长 ,这在武侠作品中还是独一无二的 。
《英雄志》堪称一部男人的武侠 ,场面宏大 、结构错落而严谨 ,在明代“夺门之变”前后的真实历史之外 ,虚构出荡气回肠的英雄血泪 ,一百多万字的篇幅更使作品如一部浑然的英雄史诗 ,使人赞叹它千寻高塔的结构 。单以磅礴而论 ,大概只有田中芳树的《银英》差堪媲美了 。
一直以为 ,高手相争 ,既不在才气的纵横 ,也不在文字的工巧 ,而仅仅在于境界的高下 。晚清画论谓王时敏晚年作品“丘壑浑成” ,也正是这般体会了 。看时下种种作品 ,或逞少年才气 ,或弄儿女之姿 ,终落小乘 。从文学到电影 ,等等等等 ,已成一时风尚 。当下潮流所宗 ,典型如王家卫 ,以貌似深刻的语言阐述实则简单的道理 ,已几乎使人们忘记了“重 、拙 、大”的宗师境界 。而《英雄志》的妙处 ,概而言之 ,正在这“重 、拙 、大”三字 ,由此 ,宗师风范如在目前 。
作者简介
孙晓 ,现年三十四岁 ,出生于台北市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 ,现于企业界任职 ,2000年与友人合资创办“讲武堂” ,并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英雄志》 ,现仍持续于武侠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
3 、金庸政治学(第一卷)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金庸政治学(第一卷) ,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 ,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1)如果没有陈家洛
一把手退下来了 ,谁来接替他的位置?这是个问题 。
在万恶且专制的封建社会 ,皇帝老人家自然是一把手 ,而且关起门来搞世袭制 ,若不是整个江山被人一窝端的话 ,就总是自家人称孤道寡 。但自家人也不见得一团和气 ,没儿子固然是大麻烦 ,但儿子多可能更麻烦 ,少不了有争储夺位的事情发生 ,比如康熙传位雍正 ,便成了千古谜团 。儿子都靠不住 ,兄弟就更不用说了 ,赵匡胤和赵匡义兄弟的烛影斧声就是一例 。
如果身在官场 ,这事情就更复杂——大家各有后台背景 ,都指望着升官发财养家糊口 ,谁也不愿意让谁 ,因此 ,部门一把手要退休 ,往往意味着一场斗争的开始 。一般来说 ,一把手的选拔方式有两种 ,一是外调 ,二是内部提拔 ,用哪种方式 ,外调会调谁 ,内部提拔又会提拔谁 ,里面学问大了 。
红花会是《书剑恩仇录》当中的正义团体 ,与朝廷对立 ,乾隆对其也畏惧三分 。如此庞大的组织 ,如此实力雄厚的帮派 ,在《书剑》一书开始时 ,也遭遇了一次一把手的更迭……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